眼下最紧要的是尽快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中国青年报:对于放开单独二胎,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还远远不够,需要尽快全面放开二胎;另一种认为,这在当下是最稳妥的做法,全面放开二胎是未来的事情。您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顾宝昌:仅仅放开单独二胎,对改变当前人口现状还不够,这也被许多地方的生育实践所证明。拿江苏来说,由于多年来实行城乡一体的一孩生育政策,即便在农村里一孩的比例也很高。同时实行单独夫妇可以生二胎的政策。这么多年下来,尽管符合生育二胎的单独夫妇越来越多,可是并没有多少符合政策的年轻人去申请生二胎,实际生育了二胎的更少,江苏省的生育率一直持续走低。全国各地多年来实行双独夫妇可以生育二胎的政策,但双独夫妇中实际申请生育二胎的很少,申请后真正生了二胎的更少。
但是,对我国来说,在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问题上,争论的时间已经够长了,耽误的时间已经太久了,现在能动了,总比继续拖下去要好。如果现在还是“坐而论道”,那将来就会更加被动,问题就会更加严重。更何况,现在有一种希望继续争论的倾向,把问题扯得越大越好,什么人口适度理论、地球承载理论等。作为学术问题当然可以继续开展争论,但对于中国来说,眼下最紧要的就要得尽快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问题的思路,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挑战。
中国青年报:一些专家提出,全面放开二胎会导致人口爆炸性增长。是这样吗?
顾宝昌:这个问题,可以用事实来回答。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甘肃酒泉、山西翼城、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地区,经过上级部门批准作为试点实行了“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共涉及人口达840万左右。这些地区主要在我国中西部,经济不发达甚至困难,发展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在全国有着相当的代表性。
2005年前后,我们的研究团队对上述地区这些年生育政策试点的效果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在政策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多年来这些地区并没有出现人口暴增的情况,反而一直保持低增长的态势,生育水平一直保持在两个孩子以下。而且,这些年来,这些地区的一孩比例不断上升,二孩比例不断下降,三孩生育基本没有。也就是说,即使政策允许,生了一个孩子后再想生育的家庭越来越少了。大家的生育意愿已经转变,生育政策的约束作用已经不是主导人们生育行为的首要因素。
在这些试点地区,放开二胎不但没有导致人口的激增,反而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后果。最明显的后果就是,这一政策有利于促进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化。翼城、酒泉、恩施分别所在的山西、甘肃、湖北三省的出生性别比都严重不正常,2000年的人口普查时分别是112.5、114.8和128.2。可是,上述三个试点地区的性别比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而且近年来还越来越正常。可见,放开二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育数量与性别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这些试点地区的经验也证明,全面放开二胎更接近群众的生育意愿,缓解了生育问题上的干群矛盾,推动了计生工作向为群众提供优质健康服务的方向转移。
中国青年报:有人担心,由于启动单独二胎政策由各地根据自己情况来决定。如果一些地方在调研上用上个三五年,这一政策真正实行的时间就要被大大推后了。
顾宝昌:大家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这三五年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对于一个现在就已经三十多岁的女性来说,错过了这三五年就是错过了一生的生育机会,以后人生的轨迹就会发生改变。单独二胎政策虽然现在已经启动,但在真正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首先,放开单独二胎,有的地方盼望已久,有的地方的观念却一直没有转变过来,还停留在严查大肚子、狠抓计划外的时期。
对于后面这些地区来说,如果想要单独二胎政策贯彻得好,就涉及当地计生部门的工作转型问题,转不过来,就会出问题;其次,现在放开单独二胎的政策是有了,可是正赶上政府机构调整,卫生部门和计生部门合并的时期,执行上可能存在一些障碍。现在中央机构层面的合并已经完成了,省一级的机构调整还没有完成,市县一级机构的调整还没有开始。当机构和岗位都还没有尘埃落地时,要集中精力来做好生育政策的调整工作就难免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