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热议的公务员工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何宪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应,目前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正在研究当中。 (3月6日《中国新闻网》)
公务员工资,是最近一段时间最火热的话题。一边是公务员群体的诉求,一边是民众的极力反对。工资的高低似乎成了两个群体的斗争。越是这样,我们的研究越是要谨慎为之。如果能把“闭门研究”变成“全民研究”,对于困境的改变或许会是有益的办法。
希望自己的工资能够高些再高些,这是老百姓的诉求,公务员当然也有权力有这样的诉求。但是,由于此前的工资不透明,加之这几年公务员中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的因素,以及灰色收入成了导火索,使公务员工资一直被民意沸腾着。
广东的一位公务员说:“我一年也就是10多万的收入,如果在企业可以拿到100万。”政协委员、作家何香久则以身边的例子为证据,感叹基层公务员的工资需要增加。还有专家表示,公务员需要一个高层次的人才,需要用薪酬留住他们。应该说,这些诉求都是有道理的。
但是,民众为何却不买账呢?他们的理由也不是没有道理:一方面公务员的贪污腐败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另一方面公务员的特权能造就看不见的利益;三是公务员有到位的社会保障,可以病有所医,可以老有所养。虽然工资不算高,但是与民众相比也还是有不少优势的。
这两个群体的诉求都有着充分的理由。
正如有人说的一样:公务员如果仅仅依靠工资,也需要当一辈子的房奴。不愿意当房奴,公务员的这个诉求显然是合理的。但是,不愿意当房奴的不止是公务员,还有我们每一个社会人,尤其是草根。拥有更多的财富是每一个人的梦想。这种梦想也是中国梦给我们绘就的。在笔者看来,给公务员涨工资是一个办法,但是,涨多少工资可以不当房奴呢?这其实是一个社会的话题,不是工资收入不够合理,而是房子太贵了。
我们如其让每一个群体都为了增加收入的事情去苦恼,倒不如两步走。一方面要想法增加工资,另一方面要为社会的公平做些事情。
一是,要加大力度控制物价,尤其是房子这样的大件。政府不能再卖地为生了。二是,迅速缩减收入差距,不能再让少部分人用人民币买来世界奢侈品大国的帽子。三是,填平群体间、行业间的保障差距,不能让垄断行业和国企的保障是普通人的几十倍。四是,政府机关需要进一步精兵简政,提高办事效率,不能再养闲人、吃闲饭,而且要坚决杜绝吃空饷。
这些公平了,腐败治理了。我们才能研究公务员工资的事情。有了这样的和谐环境,再谈公务员的工资增长,老百姓就会买账的,老百姓也是明事理的人。但是,我们需要抓住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在研究公务员工资的时候,要改变少数人、利益牵涉人的“关门研究”,让民众也参与其中,搞个“全民研究”。什么样的工资最合适,既不打击公务员的积极性,还不至于拉大贫富差距,还能确保社会机器的正常运转,老百姓心里也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