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现场
为加快治理大气污染,北京市近日制定出台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9月23日,在市政府召开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方力透露,北京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未来5年为治理大气将投入资金近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政府投入将超千亿元。
据方立介绍,该行动计划从调整结构、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清洁降尘、治污减排等方面细化分解了84项具体任务,锁定PM2.5为防治的目标污染物,规定到2017年北京空气中的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降至60微克/立方米左右。
机动车保有量不超过600万辆
目前,北京市PM2.5的排放源主要有四项,其中机动车尾气污染占22%,燃煤、工业农机和扬尘污染各占16%左右。
北京市交通委委员容军表示,针对排放源中占比最高的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该行动计划做出多项细化要求:到2017年机动车使用汽柴油总量比2012年降低5%以上,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控制在600万辆以内;规划低排放区,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拥堵费政策;2013年底前出台小客车分区域、分时段限行政策;2013年至2017年累计淘汰老旧机动车100万辆;积极推广新能源车和清洁能源车,力争2017年底达到20万辆。
“此外,北京市将修订《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综合考虑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增加持续重污染的应急措施,包括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重点排污企业停产减排、土石方作业和露天施工停工、中小学校停课以及可行的气象干预等应对措施。”容军说。
全市削减燃煤总量1300万吨
北京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高新宇介绍,根据该行动计划,到2017年,北京市燃煤总量比2012年削减1300万吨,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为完成这一目标,北京将用四年时间全部关停电厂燃煤机组,削减燃煤920万吨;由内向外集中推进采暖锅炉清洁改造,2015年底实现城六区集中供暖无燃煤;大幅压减工业用煤,四年基本完成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锅炉“煤改气”;通过清洁能源推广等措施,力争削减民用燃煤100万吨。
与此同时,为填补减少燃煤造成的能源缺口,北京将分期建成多个天然气长输管线供气工程;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建成后,北京不再新建电厂,未来外调电比例超过70%,将新建多项输变电工程,增强外调电力接纳能力;发展新能源新技术如地热和热泵供暖,拓宽太阳能应用领域,推动智能电网等技术应用。
除大力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和燃煤污染外,据悉,北京还将禁止新建、扩建使用高污染燃料的项目,计划到2016年累计调整退出1200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污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