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中国经济现状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国际金融危机五年来的中国经济
本刊记者 兰辛珍 • 2013-10-10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美国经济终于在2013年有了实质性的起色,这表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策源地已开始摆脱困境,逐步好转,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正在加快。

许多人开始反思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带来的伤痛,总结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与教训,为防止以后发生类似事件积累经验。

回顾这五年的全球经济,有两个日子会常让人想起:一个是2008年9月15日,拥有150多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布破产,这一天被经济界定义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标志性日子;另一个是2008年11月5日,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中国成为第一个出台大规模举措抗击金融危机的国家,全球抗击金融危机的序幕由此拉开。而中国也成为金融危机后第一个经济复苏的国家,让世界各国看到了走出危机的希望。

从中国过去五年的经济发展历程看,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打击,但它也给中国带来了积极的一面:抗击危机使得中国经济发展更健康了。

 

经济增速短暂下跌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打击从进出口贸易开始。

早在2008年上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就开始遭遇到了“严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5月中国进出口增速为33.2%,此后一路下跌,当年9月份降至-9%。这种负增长一直持续到次年11月。

中国东部沿海是外向型企业聚集的地区。受进出口负增长影响,从2008年下半开始,这一地区出现大量企业关门,工人失业的情况。

进出口和投资是当时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进出口下跌使得中国经济增速也开始下滑。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11.3%,而2009年一季度则跌到了6.6%。

2008年11月5日,中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并出台了加大出口扶持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

这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逐渐开始见效。2009年11月,中国进出口增速回归正增长。中国经济也在2009年第一季度跌至最低谷后开始稳步回升,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重回两位数增长,达到12.1%。相比于美欧国家,中国经济只经历了短暂的下跌后即走上了复苏之路。

现在回头看,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一定惊慌,但30多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使得中国政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有了足够的定力和魄力。

 

带来正效应

中国经济复苏之后,人们在探寻金融危机爆发成因的同时,开始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抵抗风险的能力、以及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反思。事实证明,靠投资和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调整经济增长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拉动内需就成为了中央政策的重点。

其实,中国政府早在2003年就已经意识到,必须要调整经济增长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由于担心调结构会带来经济下滑,影响到就业,因而一直下不了决心。

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政府痛下决心调整经济增长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在经济开始出现复苏后,中国政府于2009年分别出台了汽车、钢铁、纺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船舶、石化、轻工业、有色金属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政策。这些政策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此外还出台了“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百姓购买相关产品给予补贴的政策,以拉动内需。

2013年新一届中央政府就职后,更是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作为重任,加大了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包括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权、放开利率管制、鼓励并扩大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领域等等。

调整的结果正如预计的那样,中国经济在2010年第三季度之后又出现了下跌。经济增速从2010年第三季度的10.7%一路下跌到2013年第二季度的7.6%,中国经济进入了结构调整的“阵痛期”。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正在走向结束,9月23日,汇丰控股有限公司公布的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指数升至51.2,8月份终值为50.1,这是这一指数连续两个月超过50%的警戒线,表明中国经济开始回升。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消费和投资数据在8月份都呈现出进一步攀升的态势。

如果从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开始算起,中国的这一发展战略已经实施了整整四年多,目前终于收到了成效。中国经济变得比国际金融危机前更加健康。

国际金融危机还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另外两个正效应,一个是消除了中国的通胀压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正在经受着通胀的煎熬,2008年4月中国CPI达到了8.5%,超出政府设定的4%一倍多。为了抗击通胀,中国央行在2007年一年内六次加息,这在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前所未,。但这仍未有效抑制CPI的高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通胀迅速缓解,2009年2月到9月的CPI甚至出现了负数。另一个正效应则是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综合国力更强。2007年美国的GDP是中国的4.0倍,到2012年已经缩小到1.9倍。

 

中国会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中国经济学者们开始忧虑,越来越国际化的中国金融业会不会出现类似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目前中国经济中的某些情况与国际金融危机前的美国有着相似之处。比如信贷和房价猛涨、各种金融衍生品增多等。

更让人担心的是中国经济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产生的风险。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表示,中国在推行反危机措施以后,金融不确定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摩擦越来越大。2008年中国的反危机政策导致了金融机构和所有投资主体一致从事长期性投资,将大量资金投在高铁、基建和房地产等项目中.一旦外汇占款出现下降,而央行又救助不及时,金融危机就会出现。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认为,中国目前总的杠杆率是可控的,总的负债率占GDP的比重为200%,这在世界各国排名属于中游。但中国企业负债太高,占GDP的比重达到100-150%。企业的高债务相对应的是产能过剩,当外需持续疲软时,即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今年6月20日发生在各银行间的“钱荒”所暴露的流动性问题,给社会各界提出了严重的金融风险警示。

但也有人并不认为中国会爆发金融危机,至少在最近几年或十几年内不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就认为,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很小。首先,中国政府对金融与经济领域具有极高的管控能力,也具有极大动员能力,而金融危机通常只有在政府的失控状态下才可能出现;其次,中国政府拥有庞大的国有资产,国有企业实力不俗,国有土地价值不菲, 应有能力将任何危机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包括影子银行在内的金融业总体上仍然是围绕实体经济的实体金融, 因此不太可能形成欧美金融业由于脱离实体经济而产生的金融泡沫。

经济学家们并没有预测到2008年美国会发生金融危机,他们也无法预测中国是否会重蹈覆辙,但警示终归有益而无害。对中国金融业来说,未雨绸缪,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是其走向国际过程中所必须做到的。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报告称城镇职工5年涨薪近七成
门罗获诺贝尔文学奖 受访称从来没想到过
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开通
人社部:单位欠缴社保可强制扣款
俞正声:海外中华儿女要传播中国好声音
北京外埠人员社保待遇资格开始认证
八成人对现行放假安排不满意 长假制度或调整
安倍或不参拜靖国神社 阁僚“拜鬼”恐成惯例
安理会支持潘基文拟与国际组织合作销毁叙化武
李克强:单方面将争议提交国际仲裁违背南海宣言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太行奶娘》
82年前的今天,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一群生活在太行山上的农家妇女,冒着全家人被日本人屠杀的危险,用甘甜的乳汁养育了八路军后代,她们被后人尊称为“太行奶娘”。
专题导航更多

习近平出访拉美三国并赴美会晤奥巴马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5月31日至6月6日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于6月7日至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晤。

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芦山,7.0级强震再次撕裂中国的伤口,再次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我们沉痛哀悼地震中的遇难同胞,深切慰问坚强、勇敢的受灾群众。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
2013年全国两会
黄灯停 绿灯行
纪念北京周报创刊55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