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报》记者 梁宵 · 2016-10-11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长征;斯诺;文化 | 打印
| 纠错 |
他们眼中的长征
“如果埃德加·斯诺没有去到陕北并且写了那本书,那么长征在世界范围内或许不会达到那样的知名度。” 柳素英说。虽然80年过去了,但是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依然是很多对中国感兴趣的西方人的必读书。柳素英也是在埃德加的书里,第一次读到了红军长征的故事。
埃德加·斯诺曾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序中写道:“因为我和共产党并无关系,而且在事实上,我从没有加入过任何政党,所以这一本书绝对不能算作正式的或正统的文献。在这里我所要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同在一起这些日子所看到、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
他和他夫人所撰写的文字记录,给予了世人一个客观了解中国共产党以及长征的机会,乃至到今天,他们的作品翻拍成电视剧,依然让当代的中外观众,有机会深入了解这段已经过去80年的历史。
柳素英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在电视剧拍摄完成之后,她不仅对自己饰演的海伦·斯诺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同时,对海伦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中国,特别是红军和长征有了很多新的体会。
“长征的意义在于,共产党人终于可以安定下来,去做那些有益的工作,在延安可以办工厂和学校,让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可以得到实践。这些努力在今天都结出了果实。”柳素英说。“长征可以看作是中国人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无论有多少困难,中国人都不会放弃。想想看多少人在长征中牺牲了?红军好多时候没有鞋穿,没有吃的,爬雪山过草地,他们放弃了一切,却坚持梦想。”
作为一名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美国人,柳素英觉得中国和美国真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这两个国家,大家都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有机会能获得成功。在美国,这种信仰叫做“美国梦”,而在中国,这种坚持就是“中国梦”。“长征的胜利其实就是‘中国梦’的体现。如果你努力,并且一直坚持下去,那么你一定会成功的。比如,今天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的成功就是长征精神的体现,我知道这么说有点疯狂,但是真的是这样。想想看,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其貌不扬,他去KFC应聘都被拒绝了,但是他从不放弃,克服了那么多困难,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他成功了,这难道不是长征精神在当代中国的体现吗?”
在延安参与拍摄时,柳素英还住了一个月的窑洞。“我很喜欢窑洞,冬暖夏凉。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红军长征的终点是延安,那里是山区,可以提供军事上的保护,让人觉得安全。”作为一名参演电视剧的美国人,柳素英觉得这部电视剧是希望通过斯诺夫妇的经历告诉中国的观众,斯诺夫妇都是美国人,他们并没有义务去爱中国,但是他们这样做了,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让中国变得更好,去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而作为中国人,是不是应该更比这两个外国人更热爱自己的祖国呢?
上一页12 |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