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巨著

鲍世修  ·   2016-11-1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长征;传播;文化
打印
纠错

  上世纪80年代,一位世界知名的资深记者和作家,美国的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先生来到中国,在军事博物馆秦兴汉馆长和外交部张援远先生的陪同下,重走了一趟长征路,写成了一部在国际上影响深远的巨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年份,重读这本书,追忆这位热心无私地向世人展现和传播中国真实的国家形象的美国作家,很有意义。 

  索尔兹伯里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通过所见所闻,亲身体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艰辛,深感最后胜利的取得实属不易,而且他认为,这里起关键和决定作用的,是毛泽东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军事上的胜人一筹。他十分欣赏这位领导人在战场上机智灵活、常出奇招、使敌疲于奔命的作战机谋和指挥艺术。回到北京以后,便四处寻访,试图能找到一位熟知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资深专家,以便能跟他在一起探讨这其中的制胜奥秘。当时,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从事的主业,就是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后来还是该院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的首任所长。正是由于个人有这样一种特定的学术研究资历背景,我结识了索尔兹伯里先生。 

  促使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的动因,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长征本身所具有的巨大人文历史价值。再就是确有完成埃德加·斯诺遗愿的成分。索尔兹伯里写道:“我首次了解长征也是通过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长征让我为之神往,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和我一样。斯诺那时写道:总有一天会有人把这一精彩绝伦的远征写成完整的史诗。他曾一度希望自己来完成此事,但出于很多原因一直未能如愿。” 

  什么是国家形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外部世界看一个国家时得出的最鲜明印象。它通过一定形式的载体表现出来。比如,在一国得到全民拥戴的国家领导人,由于他(她)代表了本国人民的意志、体现了这个国家精神层面上的最高追求,因而他(她)自然也就成了国家形象最具代表性的载体;再如,一个国家在抗外侮、争独立、求解放的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批批前赴后继、为国捐躯、为民争利的庞大英雄群体,由于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追求的都是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所以整个群体也就可以看作是全民族的脊梁。 

  现在,让我们看看索尔兹伯里所写出的这本巨著,它所传达给人民大众的,正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国家领导人以及在他周围的那一庞大英雄群体所集中体现出来的那幅惊天地泣鬼神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动人画面。曾经有人在看到像斯诺和索尔兹伯里这样的一些毫无私心的国际友人热心用笔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事迹时,往往误认为他们这些洋人也都是一些共产党人。我以为,这些国际友人的以上种种表现所折射出的,无非是人类良知追求进步和公正、在国际风云变幻的特定条件下、所呈现出的一种高尚的国际社会现象。 

  我与索尔兹伯里相识于1987年,到他1993年辞世,也就只有5年的时间,但他留在我脑海里的印象,却久久难以磨灭。他应当是一个既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说他“平凡”,因为他不过是一名生活在广大读者之中的大国报纸的主编和记者;说他“不平凡”则是由于他一生为实现人生崇高目标而给予的付出,彰显了20世纪人类良知对进步和公正的不懈追求。 

  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不少优秀品质。他对存在于大千世界的各种以强凌若的强盗行径嫉恶如仇,极富同情心和正义感。20世纪40年代,他只身进入前苏联和德国两军交战最激烈的列宁格勒前线,与列宁格勒市民同呼吸共患难,先后整整3年,写出了他的首部传世之作——《列宁格勒被困九百天》。而到了80年代,他又以年过七旬之躯,胸怀心脏起搏器,重走了一趟长征路,完成了另一部具有世界人文关怀影响的不朽作品——《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应当说,这就是明证。 

  他为人坦诚、谦逊、随和。索尔兹伯里在没有深入了解中国之前曾写过一两本关于中国的书,其中留有一些错误观点。在他送我这样书的时候,总要在赠言中注明,向我这位中国学者致歉。他通过走长征路,领略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威力,对毛泽东作战指挥方面的一些特点,应当说是有相当认知的,但他在我面前,当谈及这一话题时,从没有流露出过半点若有所悟的姿态,总是谦逊地称自己是一名门外汉。 

  他知识富有,阅历深厚,具有超强记忆力和写作力。这一点,从同他日常做各种话题的交流和阅读他的著作中,都能有深刻的体会。(作者是军事科学院资深研究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