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者:让户籍与附加其上的福利脱钩
如今的户籍背负了太多的利益,有没有城市户口,让人们在很多权利方面存在差异。现供职于某网站的张小姐就因为户口问题,一次次离开,一次次重新开始。
张小姐曾在广州读大学,毕业后一心想留在广州。“可是奔波了好久却一点消息没有,因为我没有广州户口。”张小姐说,“眼看着派遣的截止日期快到了,我就一咬牙,不得不放弃当初的念头,只得五湖四海的‘浪投’简历,最终北京一家事业单位接收了我。”
可让张小姐没想到的是,来到这里之后,由于没有北京户口,她处处吃亏。“特别是无法享受到平等收入的权利。”张小姐说,“我每天冒着烈日和寒风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奔波,工资待遇还特别低。反观身边的正式员工,也就是有户口的那些人,工作轻松多了不说,每隔一段时间还发劳保用品。”
每每想到这些,张小姐的心就有些疼。“无论如何努力,只要没有户口,我就始终无法真正进入这个单位。”抱着这样的想法,张小姐选择了离开。
后来,她又辗转到了一个网站。如今,为了户口,已经毕业两年的她又捧起了书本,准备考研。
同时,她对户籍制度改革充满期待。“希望这次户籍改革能够使户籍与附加其上的各项福利待遇相分离。让我们走到哪里,无论干什么,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待遇和尊重。”
退休老人:别让看病压弯了腰
“挂个普通门诊号都得花这么多钱,唉……”2月20日,笔者在北京朝阳医院看到,老张正在陪老伴看病。看到旁边那些可以享受北京医保的本地患者,老两口很是羡慕。
“要是在老家,我们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担心生病、不敢上医院。”老张今年70岁了,独生儿子十几年前就来到北京打拼,为了和儿子团聚,老两口退休后就到北京来“投奔”儿子。
想到自己这一年来为看病花的钱,老张连连叹气。
退休前,两人的医保都是在老家缴纳的,来北京后无法报销,大病小病全都得自己掏腰包。“大多数时候就忍着,实在严重了、扛不住了,才到医院来。”
为了让两位老人看病少些顾虑,儿子想了不少办法。比如,刚来北京时,一家人尝试过让两位老人迁户入京。但各种证件交了一大堆,却发现就算是拿到了北京户口,退休前的养老和医保关系也还是无法转到北京。
通过落户解决医保的想法落空后,前年儿子带二老回老家,办理了“异地就医”手续,朝阳医院是他们选择的两家定点医院之一。尽管如此,老两口还是舍不得看病。“门诊费用不能报销,挂几个专家号一个月退休工资就没了。要是住院,还得回老家报销。人老了,走不动了,也折腾不起了。”老人说,每次报销都需要厚厚一堆证明材料,从资料寄走到拿到报销费用,至少得等两个月。要是让儿子儿媳代办,又担心耽误年轻人的工作,而且来回花费也是不小的开支。
“我们年纪一大把了,最需要的是在看病上享受点政策,减轻点孩子们的负担,别的还图啥呢?” 如今,每次看完病,老张都会问大夫:“新闻上早就在说异地医保的事儿了,等了好几年,我们还能盼上吗?”
都市白领:多想每天呼吸新鲜空气
2月底的一周时间内,北京又一次被雾霾所笼罩,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依照预案,首次启动了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正在北京出差的洪涛无奈地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口罩。“这几年,北京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了。简直像跟兰州换了一片天!”洪涛说。
洪涛就职于甘肃省兰州市某大型国企,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往返于北京、兰州两地。“过去,一提到兰州,人们的印象就是污染严重。”洪涛说,“政府为治理空气污染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没什么效果。有专家甚至认为污染的罪魁祸首是河谷地形,要想治污,必须炸掉大山。”
但是2013年,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兰州开始向污染宣战:污染企业或搬或关;散煤买卖被严格控制,大批燃煤小锅炉被拆除;冬季污染严重时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主干道每天不间断地洒水……这些措施成效显著,兰州市2013年优良天气占全年天数的80%。
不过,让洪涛没想到的是,北京的情况却在2013年恶化了,“沙尘暴没了,却来了雾霾天。
“兰州的经历让我感触颇深。治污,不看花了多少钱,也不看口号喊得有多响,只要有决心、路子对,污染是可以治理的。”洪涛说,现在全国的环境状况越来越糟糕,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政府应该有所作为。“我希望人大代表在两会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政府不要一提到治污就是大投入、高科技,只要抓住了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采取有力的措施治理,效果反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