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
事件回放:2010年可谓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相当“给力”的支持政策。
2010年6月,《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发布,确定以现金补贴方式鼓励上海、长春等5个城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据《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建议,未来十年,中央财政将拿出超过1000亿元的资金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
而随着扶持政策密集出台,汽车巨头们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包括比亚迪、上汽、长安在内的多家汽车公司均快速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上汽甚至计划投资60亿元投资这一领域。
然而,受制于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掣肘,新能源汽车目前仍难以量产。据悉,长安汽车经过六年斥巨资研发打造的杰勋HEV,由于销售量低,从2009年底开始已被迫全面停产,2010年销量跌至零。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方面一向走在前头的比亚迪,目前生产并投入应用的全部电动汽车,加起来也不足200辆。
点评:虽然新能源汽车从概念上来说确实“很好很强大”,但要想靠其“弯道超车”,实现汽车产业强国梦,依旧“路漫漫兮”。正如工信部部长苗圩此前所说,新能源汽车“肯定是一个方向”,但“有些企业、有些人把这个讲得过了头。好像一夜之间,我们新能源汽车就可以产业化,就可以普及,就可以达到产销量的50%以上。”
此外,苗圩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就是在2020年以前”,真正所谓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只会占一个很小的比例,大约“10%-15%”。
内幕交易
事件回放:今年6月29日,南通市中级法院公开审理高淳陶瓷内幕交易案。南京市原经委主任刘宝春和妻子利用未公开的高淳陶瓷重组信息,多次买卖该公司股票,非法获利750万元。这起案件成为全国首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足内幕交易被诉刑责的案件。
7月15日,中山公用原董事长谭庆中和原总经理郑旭龄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犯罪被刑事拘留,7月5日经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这一公告将尘封了3年之久的内幕交易案打开了冰山一角,中山公用2007年16个涨停背后的秘密被揭开。
9月17日,中国证监会通报,天山纺织在2009年7月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期间,重组方高管人员姚荣江、曹戈等人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犯罪,证监会已将该案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点评:近年来,部分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和行政审批部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资本市场利用内幕信息谋取私利的严重违法违纪案件时有发生。其中,今年以来利用公司并购的内幕信息买卖证券的违法行为尤为突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
资本市场无信不立。内幕交易危害公平交易,无疑是当前阻碍资本市场继续健康发展的“毒瘤”。而从全球范围看,内幕交易因利诱巨大、取证难,正成为全球证券市场监管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投资者“安心”投资,中国证券监管层在资本市场刮起了一阵阵监管风暴,剑锋主要指向内幕交易。 1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公安部、监察部、国资委、预防腐败局《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对内幕交易的监管、处罚全面升级。
监管层如何重视,缘由何在?很多投资者辛辛苦苦在股市耕耘,然而一年的收益却远远没有一桩内幕交易获利巨大,中国的证券市场不应该成为内幕交易者的盘剥平台。而此前,证监会、公安部、监察部、国资委、预防腐败局就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综合防控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当前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成因主要有:决策链条长、环节多,知情人员范围广,对内幕信息保密重视不够,制度执行不严格、不到位。其中,相关制度的设计不合理、不科学,有明显的缺失和缺陷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然而,减少内幕交易,不仅要赋予监管者以法律法规,最重要的是要赋予普通投资者法律救济的权利。“启动民事责任追究程序,让行为人全面承担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内幕交易。因为民事程序有行政和刑事程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有律师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