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不负责任的“中国经济责任论”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及时果断地采取一系列应对危机冲击、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成效积极显著,亮丽的“中国答卷”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和赞扬。但是,与此同时,国际上形形色色的“中国经济责任论”突然增多了起来。所谓“顺差国责任”、“债权国责任”、“储蓄国责任”、“能源消费大国责任”、“碳排放大国责任”等论调来势凶猛。一些西方人士把对中国的不满与忧虑,统统转换为中国的“不负责任”。在他们看来,似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难题都与中国有关,都只有靠中国去推动解决。“中国经济责任论”正在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新的话语环境。
霍建国:警惕“中国经济责任论”
个别发达国家散布“中国经济责任论”,将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归咎于中国,认为“当前世界经济中的任何问题都因中国而起”,要求中国承担起世界经济失衡和“拯救全球经济”的责任。
  实际上,中国目前仍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且在发展之路上仍布满着艰难,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中国既具有发展中国家的特征,也具有大国的特征。所以,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盼与中国的自我定位常出现错位。现有国际体系中的发达大国通常更加突出中国的大国地位,一方面眼红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把握住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西方对协调解决众多涉及全球经济平衡发展的问题已力不从心,希望中国承担更大的责任。
· 潘家华(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只是表象
如果以国家为统计单元算总量,中国是排放大国。但是,从人均水平看,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2007年中国为4.6吨,不足美国的1/4,只有欧盟的1/2。中国努力减排二氧化碳,在世界上是做得最好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90年到2007年,全球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下降了15.4%,美国下降了27%,发达国家平均下降22%,发展中国家平均下降10.2%,而中国下降了49.2%。
·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的债权国地位被夸大
中国作为一个人均GDP位列全球100名之后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主要是全球产业链分工演进带来的结果,也与全球储蓄与消费失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严重滞后密切相关。一个仍然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却被迫向美国等发达国家源源不断地提供低息贷款,本身就说明中国的债权国地位其实是被明显夸大的,而造成这种被动情况的根源则在于不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此次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 王震(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能源消费大国责任论”混淆视听
近些年,中国自身已经为保障能源稳定供给、保护生态环境付出了很大代价,做出了巨大牺牲,甚至还受了不少“冤枉气”、吃了很多亏。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除了每每拿中国能源需求量增长、碳排放增长说事之外,前两年还将国际油价飙升归咎为中国快速的石油进口;最近更是提出中国“能源消费责任论”。在渲染中国“能源消费责任论”时,颇有一种“你错了,你要好好检讨,你得立马改正”的教训味道。
· 刘海泉(商务部综合司司长):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谈起西方针对中国的“顺差国责任”论调,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刘海泉说:“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过大的顺差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没有好处。” 他说,历史数据表明,中国出现贸易顺差的时间并不长,持续出现顺差从1994年才开始;顺差的规模也不大,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多数年份在3%以下。直到2005年后,顺差增长才有所加快,2008年达到2981亿美元,占GDP的6.9%。
· 何伟文(对外经贸大学中美经贸研究中心主任):人民币汇率根本没有低估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过去5年中有升有降。其中最高点是2009年2月的126.06,今年6月份较之下跌了5.76%。这是什么缘故?因为当时人民币盯住美元,而美元汇率也恰好处于高位,当月美元指数为99.42.如今,美元指数比当初下跌了5.24%,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并不奇怪。我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绝不应截断历史,而应根据全过程判断。
· 张健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储蓄国责任论”本末倒置
就现阶段而言,中国的高储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过程中都经历过高储蓄阶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也是日本工业化阶段,此间日本储蓄率基本保持在30%以上的高位,直到工业化完成后储蓄率才逐渐下降。韩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同样经历了高储蓄阶段,其间储蓄率一度接近40%的高位,而此时也正是韩国完成工业化、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历史时期。
· “中国稀土威胁论”不值一驳
中国从2007年起限制稀土出口,是加强环境保护的需要。人们知道,稀土开采已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方面,中国的媒体经常披露,为着保护生态环境,也为着公众的安全,中国对稀土资源开采实行严格的限制。当然,严格控制稀土开采不等于封杀稀土。2009年,中国稀土生产量居世界第一就是证明。
何谓“中国经济责任论”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部分发达国家舆论在称赞中国经济成就的同时,也大加渲染“中国经济责任论”,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力量,当前世界经济中的许多问题都与中国有关,中国不仅应承担世界经济失衡的责任,还应承担“拯救世界经济”的责任。   

所谓“中国经济责任论”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   

——是“中国经济威胁论”的翻版。长久以来,由于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西方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当中国经济遇到困难时,我们听到了“中国崩溃论”;当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就时,又冒出了“中国威胁论”。此次西方通过制造“中国经济责任论”否认中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又把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视为全球经济失衡的主因,甚至将全球资源供应紧张都归为中国因素。这其实是与“中国经济威胁论”相互唱和。

——对中国的指责花样翻新并趋于长期化。西方主要国家除反复热炒人民币汇率问题外,最近又抛出所谓“顺差国责任”、“债权国责任”、“储蓄国责任”、“能源消费大国责任”、“碳排放大国责任”等论调,并试图借助各种炒作,形成对中国不利的长期舆论氛围,给国际社会以“世界经济中的任何问题都因中国而起、世界经济形势能否好转取决于中国采取的措施”等印象。   

——拉拢诱使发展中国家共同对华施压。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表现普遍好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的份额逐步扩大。西方利用中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存在竞争的一面,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扩大化,推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华施压,企图使中国在国际经济中陷入被动局面,从而干扰中国自主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