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桶油
事件回放:2010年12月21日,发改委宣布自22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10元、300元。这也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油价调整,油价自此跨入7元时代。
对于此次调价,发改委坦承,这将直接影响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环比上升约0.07个百分点,政府将部署多项措施严控调价连锁反应。但发改委同时表态称,从缓解油荒、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上调油价势在必行。
此前,国内诸多城市都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柴油荒”。来自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柴油荒”最严重时,中国南部有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因缺油而停业,广东、江苏、浙江等省数量均高达几百家。
对此,当时就有相关部门称,此次柴油荒的主因是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炼油成本增加,企业生产积极性下降;油品价格预期上调,部分用户囤积待涨;以及柴油价格出现批零倒挂等。
而随着此次油价终于再度上调,石化双雄中石油和中石化无疑受益最大。中金的报告就预计,调价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投资者对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信心,从而提升市场对中石油和中石化未来盈利的预期。
湘财证券报告亦指出,成品油提价理论上可静态提升炼油毛利约2.6美元/桶,这将直接利好国内两大炼油巨头石化双雄,中石化受益最大,其次是中石油。
点评:细心的人们可以发现,近年来,只要国际油价攀高,国内就会闹油荒,闹油荒的结果对应油价的上涨,而油价上涨的结果则是油源充足、再也不荒了,如此周而复始。也就是说,闹油荒是价格上涨的前奏,是要对国家调整成品油价格形成现实压力。也难怪此次发改委再度上调油价,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再度“逼宫”成功。
三网融合
事件回放:自2008年电信第三次重组之后,中国的电信市场呈三分天下之势: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但随着3G时代来临,2010年三网融合破冰后,整个通信产业将发生巨变。伴随着三网融合的启动试点,相关的有线网络、数字电视、设备供应商等板块也随之起舞,广电网络、欣网视讯、中视传媒、浪潮信息、天威视讯等均有过不俗表现。社会各界对三网融合的发展潜力充满了期待,据测算,三网融合启动的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880亿元。
点评:简单来讲“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三网融合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全新的娱乐体验、丰富的增值业务、出色的网络性能、充分的竞争主体以及较低的维护成本。不过,三网融合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最大的瓶颈就是破解部门掣肘。在国外,“三网融合”多年前就一路畅通,在国内却一直推不动,最根本的障碍在于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争夺,具体表现在对“三网融合”主导权的争夺。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就表示,目前三网融合的最大问题是行业利益以及部门利益,我们期待在下一个阶段在监管体制上有所突破。
虽然试点方案获得通过,又有人担心,三网融合会不会形成新的垄断?有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73.12%的参与调查者担心 “垄断行业更加垄断了,想怎么收费,他们说了算,我们太可怜了”。当初老百姓“被数字电视”,就已经让大家尝到了一家经营带来的垄断傲慢。因为就数字电视而言,目前的价格远远超过昔日有线电视价格。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其实并不在乎电视是否数字,但由于有线台实现整体升级,你不转成数字就意味着你只能看到很少的台。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被动接受数字电视的高收费。
但任何技术进步绝不应该以增加用户支出为目标,三网融合更是如此。“三网融合”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