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门”
事件回放:2010年也是上市公司频频陷入“环保门”的一年。颇具代表的就是紫金矿业、中金岭南以及驰宏锌锗。作为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紫金矿业2010年7月12日紧急停牌,7月3日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突发渗漏环保事故,池内酸性含铜污水(主要含铜、硫酸根,无有毒物质)出现渗漏,部分通过地下排水排洪涵洞进入汀江。对下游生活用水以及渔民的生产作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点评:当然,紫金矿业收到了来自环保部门开出的956万元罚单,而这不过是其2009年35亿元利润的0.27%。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当天,紫金矿业开盘后就急速拉升至涨停板,全天报收于每股8.00元,上涨0.73元,涨幅10.04%。但这一事件不仅让紫金矿业蒙受了经济损失,还给公司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7月13日,环境保护部在其网站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环保部门督促辖区内上市公司发布年度环境报告书,其中有34家上市公司遭到环保部“重点关注”。这也是继5月份环保部“核查风暴”的进一步升级。
更重要的是,类似于紫金矿业这般因责任缺失引发的“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为中国所有大企业、大品牌敲响了警钟,企业作为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单位个体,更需要将社会责任时刻铭记于心。而如何让同样的悲剧不会再重演,不仅需要企业进行反思和树立责任感,也有必要研究如何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制。
世博会
事件回放:百年期盼,八载筹办。2010年5月,拥有159年悠久历史的世界博览会莅临中国上海。上海世博会刷新了世博会历史上的诸多纪录:参展方最多——246个,园区面积最大——5.28平方公里,参观人数最多——7308.44万。历时6个月的世博效应也刺激了各种需求,让上海的餐饮、购物、旅游得到了快速增长。
点评:资本市场上,上海本地股一直不缺乏炒作题材。而从2009年开始就日益发酵的“世博概念”让不少上市公司的股价均实现了“一飞冲天”。7308.44万人次的参观人流让机场、航空等板块的公司首先感受了世博热度,同时也为旅游住宿、商业零售等行业相关公司带来收益。如上海机场三季度净利同比增83%,并预计公司全年累计净利将同比增50%以上,而零售类的老凤祥(世博会贵金属指定经销商)及酒店类的锦江股份三季度业绩也分别增长112%及130%。
不过,相对于世博会的成功召开,在世博期间世博概念股的表现并不算太理想,这与2009年的提前炒作有很大关系。根据统计,2009年,老凤祥成为最大的赢家,全年上涨263.83%。涨幅最小的是张江高科,上涨幅度为29.78%。
但数据显示,世博概念股在整个世博会召开期间不涨反跌,合计下跌幅度为3.73%,在所有概念板块中涨幅排名倒数第三。不过,投资者似乎不用太过担心,因为有分析指出世博概念应该从三个阶段去考虑:建设期、世博会活动期、后世博时期。建设期受益股主要是基建类个股;活动期受益板块主要是酒店、商业、交通、餐饮、纪念品等行业个股,而现在应该关注的是后世博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