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学者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撰写的研究报告:《中美合作—全球未来的关键》中文版于10月11日在北京发布。
在中美交流基金会赞助下,该研究报告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共同撰写完成。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美交流基金会理事长董建华、外交部部长助理郑泽光、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哈德利等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主持发布会。在发布会上,董建华,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Stephen J. Hadley),美国大西洋理事会董事长弗雷德里克.坎普(Frederick Kempe),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高级顾问崔立如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及应对全球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提出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个建议也在两国引起了正面回应。这一报告以此倡议为基础,建议由两国高级别的非政府专家及前政要组成联合“远见小组”。在恰当的时候,该小组将试情扩大并吸纳其他国家的代表参加。
报告列举了中美关系中几种可能阻碍两国合作的趋势和前景,分析了当前世界格局的新形势、新发展,从战略高度评价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大趋势和诸多不确定因素为合作带来的挑战,对2030年的全球治理和合作远景进行展望。
报告认为,当今世界局势充满了未知因素。传统的国家权力被削弱,非国家权力增强。面对这样一个漂移和侵蚀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单独解决全球问题并强化全球治理机制。如果中美两国不与对方开展合作,全球经济的再平衡、资源安全、缓解与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挑战将长期得不到解决。报告坚信中美两国没有必要重复大国冲突的历史。
外交部部长助理郑泽光评价《中美合作—全球未来的关键》报告意义重大,报告不仅对中美合作的重要性、机遇和挑战做出了重要阐述,还提出了许多政策性及战略性的建议。他强调,中美两国只有加强相互尊重、互信和交流,才能真正建立起能够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合作。
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哈德利指出,“传统的大国关系模式为:一国的成功即为另一国的失败。现在中美要做的就是寻求建立新的大国关系模式:中国的成功即为美国的成功;而美国的成功也就是中国的成功。”他认为这份报告,体现了中美两国智库对当前共同挑战达成的共识。哈德利说:“当今世界,挑战频出,经济发展、金融安全、环境变化、安全问题、粮食和能源安全、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等,中国和美国不能独善其身,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带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才能达成对自身及共同利益有利的结果。”
崔立如认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正是以建构主义的理念对中美关系进行正向的构造。尽管传统的现实主义观点在当今社会仍然适用,但当今的世界来说,更加开放和合作的观点无疑对应对全球挑战更为有效。
董建华在谈到这份报告的重要性时说:“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大国关系,没有哪两个大国的关系比得上中美关系。”董建华还提到了中美关系的五个“第一第二”,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第一第二大贸易国、第一第二大农业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一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第一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因此,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对中国好、对美国好,也对世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