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电闪雷鸣、白昼如夜、雨水瓢泼,昨天,南方地区仍在忍受高温煎熬的同时,一场大规模雷雨洗刷京城,让市民直呼“解渴”。
15时40分,北京市防汛办发布今年第二个防汛黄色预警。15时57分,今年北京首个暴雨橙色预警现身海淀区气象局。市气象台台长乔林昨天表示,上月开始,北京各区县气象局可根据情况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一升一降
这场雨从昨天凌晨开始蓄力,不少市民昨天的睡梦被炸雷轰醒。早晨,北京的天空阴沉,闷热感十足。
8时许,丰台、海淀等地大雨倾盆,不过降雨并未持续太久。15时许,北京部分地区瞬间昏暗如夜,出现短时大暴雨,同时伴有电闪雷鸣。
昨天14时50分,市预警中心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个小时不到,预警升级为黄色,这是继今年6月7日、7月15日后,北京第三次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昨天19时20分,由于北京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所减弱,市预警中心降级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此前的黄色预警信号解除。
昨天打雷1万多次
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表示,从昨天早上到19时,根据雷电定位系统统计,全市共计落雷10093次,主要集中在房山、北京市区,其中房山地区落雷数最多为3438次。
7时至19时,北京有9个站点降水量超过50毫米,最大雨量为海淀青龙桥102.0毫米,达到大暴雨级别。城区较大,平均24.8毫米,全市平均13.6毫米,东北部平均13.0毫米,西南部平均10.8毫米,西北部平均10.6毫米,东南部相对较小,平均5.5毫米。
截至昨天19时,这场雨还比不上7月15日那场降雨,7月14日至15日的降雨中,北部4个区县25个站点降雨量超过了100毫米。
区气象局自发预警
昨天15时57分,海淀区气象局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这是今年北京首个暴雨橙色预警。截至昨天19时,这场雨中的最大雨量点也出现在海淀区。
该预警信号为何由区县气象局发布,市气象台台长乔林昨天表示,7月初开始,北京气象部门实行这种预警发布机制,即针对影响局地的天气,由具体区县发布预警信号,市气象局提供指导。这些预警往往比市气象台的高一级别。
乔林介绍,影响3个及3个以上区县、影响大部分城区或某区县能达到橙色或红色级别的天气过程,市气象台将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区县气象局可直接转发。
“对一些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的天气过程,区县单独发布预警的针对性更强,区县能利用本区县的发布渠道来提醒职能部门和公众采取措施。”乔林说。
记者发现,本月,顺义、密云、房山、平谷、延庆等区县,均针对本区县的天气过程发布了相应的预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