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信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在峰会上发表题为《节能企业发展与中国工业的绿色模式》的演讲。(本刊记者 石刚摄)
1月19日,第二届中国绿色经济TIO峰会在京召开,吸引了来自政界、学术界、产业资本界、企业界等各方嘉宾约200人参加。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中国工信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副理事长、香港能源服务协会主席尹德川,发表演讲并参加了行业绿色发展分论坛。
在峰会上,与会嘉宾在各自的演讲中阐述了对“绿色经济”的理解与认识,并且根据各自工作领域为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周长益在其的演讲中表示,发展循环经济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而目前在我国,人们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解有着一定的偏差。“人们认为,循环经济的关键之处在于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但是,在我看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才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周长益说,“此外,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资源循环利用工业化将成为我们的工作重点。”
嘉宾们的演讲受到了参会者的广泛好评。来自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薛钰芝对《北京周报》说,她此次是受到峰会的主办方——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的邀请前来参加此次峰会的。“嘉宾们根据各自领域的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向来宾解释了‘什么是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意义’。”谈到自己对绿色经济的看法,薛教授对记者说:“我认为绿色经济首先须具备的一个特点就是:必须顺应大自然的发展,符合大自然的自身发展规律。这样的经济模式才可能是绿色的。”
除了聆听发言嘉宾的精彩演讲外,薛教授告诉记者,此次前来参加峰会还给自己带来了机会,同一些企业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些企业对于我们学校研究的某些课题非常感兴趣。”她说,从课题研究,到研究出成果,再到将这些成果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中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国内目前的普遍现象是:很多企业根本没有耐心和信心去为这个过程投资与付出,他们希望立刻看见研究成果能够运用到生产技术中来,为他们带来经济效应。“因此,在我看来,这与此次峰会所倡导的‘技术、资本、集群’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希望各级地方政府为这一过程的资费支持制定相应政策确保其发展,也算是为企业的绿色发展保驾护航了。”她说。
“中国绿色经济TIO峰会”是依托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创建的“绿色经济TIO服务系统”而设立的年度合作平台,峰会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绿色能力建设,聚焦绿色经济产业战略,围绕企业发展的“技术、资本、集群”开展三位一体(英文缩写:TIO,Three in One)式的全方位合作,是中国最具成效的企业合作与发展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