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本刊特稿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日本右转寻求“正常化”将更不正常
本刊记者 于林涛 • 2013-05-14 • 来源:《北京周报》2013年第21期 5月23日出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修改一国宪法本是该国人民的权利,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修宪企图却招致邻国的极大不满及世界舆论的激烈批评。

这看起来似乎对于日本这个主权独立国家有些不公平。分析人士则指出,如果从日本现行和平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日本现政府对于其二战时期侵略历史罪行的暧昧态度,域外各国人民便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为何日本修宪企图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

分析人士认为, 安倍修宪意在美化日本侵略历史,但如果要真正翻过那一页不光彩的历史篇章,日本政府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认真面对历史做出反省而非采取各种手段去抹掉它。

 

安倍的“大国梦”

作为一名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安倍和其他各国领导人一样,同样追寻本国的大国梦,尤其是在日本国际地位逐步下降的当下。安倍2月访美期间,在华盛顿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了题为《日本回来了》的演讲,向世界宣誓:日本永远不做“二流国家”。

自去年12月重新回炉担任日本首相以来,安倍采取大胆改革措施,试图挽回日渐颓败的日本经济。这些措施不仅包括了有可能引发世界货币战的无限期日元贬值、货币宽松政策,还包括了不惜得罪本国农业利益集团,强行推动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的谈判。日本保守农民阶层向来被视为是安倍所属执政的自民党最大票源,而加入TPP将对日本农业造成巨大冲击。

安倍的大胆改革在日本国内为其带来了空前高的人气。日本近期多次民调显示安倍支持率均在70%以上,与之前野田内阁最低跌破20%的支持率形成鲜明对比。据日本智库日本日中合作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分析说,安倍经济政策在其高支持率各种因素的比例中占58%之多,大大超出在10%上下的外交政策等。

然而,与安倍在国内高人气相伴的是其右倾化外交政策和对待历史的态度所招致的来自中韩等邻国的抗议,以及海外包括西方媒体的强烈批评和质疑。

携高人气,安倍政权右倾化倾向愈来愈明显,先后对日本的侵略历史发表不负责任的谈话以及再次抛出修宪议题,试图为其军队的对外作战职能解套。

安倍日前在日本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就代表日本反省历史的“村山谈话”发表看法时表示,学术界和国际上都没有做出有关“侵略”的定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中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会决定其定义有所不同。

安倍的这一表态不仅激怒了中韩这两个二战期间日本侵略战争的最大受害国,也让欧美等西方媒体不再保持沉默。

美国《华盛顿邮报》在一篇社论中写道:的确,虽然历史总是被重新叙述解释,但毕竟有些事情叫做“事实”。日本占领过韩国及大半个中国。日本入侵过马来亚,实施了侵略活动。这些都是事实。数十年以后,德国通过诚实面对历史,巩固了自己在欧洲的地位,那为什么某些日本人就不能面对现实呢?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另一主要大报《华尔街日报》也发表评论说,安倍的“历史相对论”会引起珍珠港事件以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关注。世界上大部分人民在之前原谅了日本战时的暴行,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忘记这一切。

4月28日,在安倍政府所鼓吹的首个日本“主权恢复日”纪念活动上,这位日本首相呼吁希望这一天能够坚定日本开创未来的决心。而日本多家主流媒体则对“主权恢复日”纪念活动的举行表示了批评,日本共同通讯社28日的社论称纪念活动不合时宜;冲绳媒体《琉球新报》28日社论指安倍举行“主权恢复日”纪念活动的真正意图是想加速改变战后体制。国内分析人士认为,安倍的这一举动是向修宪再迈进一步。

5月1日,安倍出访沙特阿拉伯途中对记者讲话时表示,现执政政府将争取在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赢得修改宪法所需的三分之二议席,表达了其修改和平宪法的决心。

安倍政府通过修宪期望达到的目的是重新获取国防自卫权。据专家解读,此举意在为日本加强军事力量找一个合适的借口。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安全战略专家时永明指出,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日本政治家一直在追求成为一个军事政治大国。安倍等人认为追求政治大国地位则需要使其军事正常化,从而以军事力量来发挥其政治力量,使日本成为一个军政大国。如此以来,日本就需要通过修宪以突破和平宪法的羁绊。时永明认为,和平宪法是日本在战后迅速发展的基石,如果没有和平宪法,包括美国在内的盟国是不会愿意看到日本的迅猛发展的。

但在日本国内右翼分子看来,这部宪法是由美国占领军所制定,是日本的耻辱。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政治室主任吴怀中认为,修宪和拥有军队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行为并不异常。然而,具有特定历史经纬并在右翼思潮和新国家主义指导下的修宪和“国防正常化”,却不得不令人关注和担心。

但似乎安倍并不在意“外人”的关切。在5月1日对记者的讲话中他说,“日本政府对于修宪的决定并不需要向邻国做出说明。”

事实上,右倾主义行事行为在日本国内也并不罕见。4月23日,168名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团体“大家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会”前往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进行参拜。此前两天,三名日本现任内阁大臣也进行了参拜活动,包括曾担任过首相一职的现任副首相麻生太郎。曾在去年大选前进行过参拜活动的安倍则向靖国神社赠送了供品。

 

难以预估的严重后果

安倍政府的右翼倾向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国内政治需要,另一方面则与美国的漠视甚至鼓励密切相关。

时永明认为,日本利用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时机。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有意重新武装日本因应中国的迅速崛起。

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以及前国防部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去年8月华盛顿智库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曾鼓吹日本作为第一军事战略防线的地位。他们强调,美国和日本应该共同应对中国的崛起,并鼓吹加大日本自卫队的作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美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吴祖荣近期在媒体撰文指出,日本是美国对华实施合作与遏制的两手政策中的一粒棋子。目前,由于美国财政赤字巨大,军费拮据,急需通过强化美日军事同盟扶植日本军事力量,促使日本为其全球军事战略的实施不受限制地尽可能多出钱多出兵。

但时永明认为,重新武装日本并不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当日本重新武装后,即有可能会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让美国的战略来为日本发展服务,美国将不得不服从日本的要求。他认为,很愚蠢的是美国把中国作为战略对手。他也指出,美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具有战略远见的人士开始寻求与中国的伙伴关系。

分析人士担心,日本的一意孤行最终将为地区稳定带来不确定因素,也将为区域内国家间政治互信留下隔阂。

时永明指出,日本修宪对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区域安全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推动修宪和军事正常化,安倍政府将通过制造区域安全紧张局势来打压反对派,利用朝核问题以及东海和南海的领海争端制造麻烦。

在东亚地区,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度很高,日本的所作所为将会给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而中日韩三国自贸区的谈判进程也有可能因此受到冲击。

并非所有日本人都支持安倍的修宪计划,日本民调显示,有接近半数的日本民众对修改和平宪法态度保留。5月3日,约3500名和平宪法拥护者在东京市中心集会游行,散发传单,呼喊反对修宪的口号。

日本《朝日新闻》也在其社论中警告说,安倍的修宪行为将会使日本在区域内更加孤立于中国和韩国之外,最终会影响自身利益。

但分析人士对日本的右倾化并不因此而感到乐观。时永明指出,日本虽然是一个所谓的民主社会,但与西方民主却有很大不同。在日本,民意和政治是有区别的。政治操纵在帮派手里,往往不一定反映民意。虽然反对修宪的人数众多,但影响却不大,只能停留在示威游行的层面,一旦右翼政治力量在参议院选举获胜,修宪势在必行。

一旦如此,在右翼思想指导下,日本,这个期望走向“正常国家”的国家,将会变得愈加不正常。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盘点近几任总理首访地 展现中国外交政策风向标
食药监总局:部署开展打击保健食品“四非”行动
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
欧盟要对华为中兴展开“双反”调查
朝称开城工业园区与朝韩关系未来取决于韩态度
中国-缅甸民间交流圆桌会在昆明市举行
吴秀波助阵清华附中微电影节
台湾对菲律宾启动两轮共11项制裁
台湾批菲律宾避重就轻不承认故意杀人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专题导航更多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

作为一个非官方、非盈利的国际组织,博鳌论坛每年都在承担着为亚洲把脉的历史责任。12年来,博鳌亚洲论坛在凝聚亚洲共识、传播亚洲声音、促进亚洲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全国两会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分别于2013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世界展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能力。

纪念北京周报创刊55周年
蛇年说蛇
黄灯停 绿灯行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