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2014全国两会- 本网特稿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黄泰岩:中国完成经济增长目标毫无疑问
本网记者 曾文卉 • 2014-03-05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经济学教授黄泰岩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经济学教授黄泰岩接受北京周报专访时表示,中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基本没有问题,甚至还可能超额完成任务,但完成居民消费价格调控目标仍面临较大压力。

 

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压力

黄泰岩代表说,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世界经济进入低迷状态,中国作为外贸依赖型经济体也深受影响,出口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下降。目前,国际经济出现复苏趋势,尤其是美国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对中国经济来说,这是个好现象。

尽管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影响很大,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国内因素才是最主要的。黄泰岩解释,从经济周期角度来看,这几年中国经济仍处于经济下行期即底部徘徊状态。“中国经济每到带‘8’的年份,如1988年、1998年、2008年都处于经济下行期。”经济周期调整一般需要五年之久,如今距离2008年已经过去五年,按照规律,2014年中国经济应该出现拐点,呈现上升趋势,但大家仍感觉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和压力,“这似乎和经济周期不吻合,这是因为中国遇到了经济转型的压力。”

随着近30年利用廉价劳动力换来的发展无以为继,中国越来越面临资源环境的制约,人口红利也逐步减少。中国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靠大量发放货币来刺激经济,因为内需依然不足,消费不起来,投资也没有意义。黄泰岩举例说,现在大家出国旅游都空手去,在外购买好几箱商品带回来,这说明大家并不是没有消费能力,而是国内消费出了问题。“中国转型的核心问题是产品问题,包括产品的质量问题、品牌问题和可信度问题。”黄泰岩说。

中国需要从过去的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由政府发放货币通过财政手段刺激经济向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通过提升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创立品牌、提供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黄代表说,“在这种情况下,转型过程很难一步到位。”

据了解,这几年中国对扩大内需已经有所强调,现在重要是的强调技术立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包括政府简政放权,依靠企业自主创新,寻找市场,创造市场活力,发挥企业本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黄代表分析说,这次改革之所以强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因为中国过去的改革是政府主导型的改革,这次改革政府要对自己动刀,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才会被形容成壮士断腕,需要极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但我相信,政府有能力完成!”

另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市场秩序已经基本建立,90%的产品定价基本放开,消费者维权意识、市场监管也进一步加强,市场已经有能力充当“无形的手”,引导企业提供市场需要的东西,而不再需要政府充当指挥者。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法律的健全,企业违背市场规则、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也已经很难藏身。

“真正的繁荣是来自市场和竞争的,没有竞争就永远没有繁荣。”黄泰岩说。企业只有在竞争的推动下才会设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新技术、创立品牌、满足和服务消费者。政府从具体经营中脱身后,才能更好的充当市场所需的监管者和惩罚者。“中国已经真正进入一个市场完善期,这是一个很好的过程。”

黄泰岩认为,中国完成CPI调控目标仍有一定压力。一方面早些年用来刺激经济而发放的大量货币仍需要慢慢消化,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已进入成本上升期。首先,重视民生必然导致工资即人力成本上涨,这属于发展必经阶段,日本、韩国都曾经历这一过程。其次,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世界市场大宗产品价格必然上涨,导致原材料成本必然上升,从而导致输入性通胀。另外,随着大家对环境的重视,企业用于治理环境的成本也在上升,这必然会转嫁到物价上。另外,不管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如何,土地价格必然会上涨。“所有成本都上升,物价下降就是不可能的。”黄泰岩强调说。

 

中国经济转型对美国和周边国家是利好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为美国等海外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廉价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的物价,抑制了当地的通货膨胀。中国经济转型是否对美国不利呢?

黄泰岩认为,中国从低端产品市场的撤出不会影响美国的经济,因为有其他国家作为替代品。他说:“中国不做了,世界上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来做这些事情,如大量工厂已从中国转移到越南、柬埔寨、泰国,因为那里的劳动力成本低于中国。”

中国正在从产业链低端转向高端,尽管会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美国的竞争,但中美两国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互补性很强。“中国的上升并不意味着可以马上达到美国的高度”,黄泰岩说。他乐观地预测,中国的GDP总量也许在建党100周年(2021年)时可以追上美国,但人均GDP恐怕要在建国100周年(2049年)时才能达到美国的水平,但这也仅仅是硬实力的比较;在软实力上,中国追上美国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正如美国GDP早在1900年就超过英国,但真正成为世界霸主是在二战之后。也许在中国建国100年后的40多年,即本世纪末,中国才能在综合国力上达到美国的水平。“从这个角度讲,至少美国这一代人不需要惧怕中国。”

同时,美国人自己也并不是只想消费价格低廉的低端产品,这不符合美国人的消费欲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也可以为美国提供更高层次的廉价产品。

另外,对越南、泰国等周边国家来说,过去中国在低端产品上与他们竞争,现在进行转型升级同样和他们形成互补,中国的通货膨胀也可以得到制约,与周边国家的矛盾也能得到缓解,从而有利于构建一个相对和谐的国际关系。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习近平:团结稳定是福 分裂动乱是祸
投资机构看两会:深化改革多领域破题
周明伟谈对日交往:勿把复杂对立斗争情绪化
中国民生领域改革向深层体制开刀
政协委员提案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
两会授权发布:傅莹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国研制的新型柔翼无人机将投入消雾试验
俄罗斯试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
普京说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用老鼠做实验”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
微画册更多
NO.5《马年说马》
    公元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即十二年肖之马年。马伟岸健硕,奔跑迅速,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欣赏马豪壮与雄健的体魄,更赞美它忠诚与坚韧的品格,因而赋予它美好的寓意。
专题导航更多

2013年时事盘点

2013年,随着经济增长回落到中速和新一轮改革的开启,中国在经济上保持持续平稳发展,中国的市场和社会更加开放,政治、民主法治将取得很大进步,民生获得更好改善。

斗士不朽

纳尔逊·曼德拉于12月5日逝世,享年95岁。这位南非前总统曾指引他的国家,渡过了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的那段惊心动魄的过渡时期。

嫦娥三号探月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
习近平出访拉美三国并赴美会晤奥巴马
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