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2013华沙气候变化大会- 中国举措 | ![]() |
转播到腾讯微博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3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5日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行动效果表明,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是认真兑现承诺的。此外,报告中提到的发达国家应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9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9次缔约方会议将于11月11日将在波兰华沙举行。按照惯例,中国政府对外公布每年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报告。国家发改委主任解振华说,这份报告充分说明中国政府是信守承诺的。
“十一五”期间中国已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15亿吨,“十二五”前两年我们已经减少了三、四亿吨的二氧化碳。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行动和取得的成效,表明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是在认真兑现我们的承诺。
值得一提的是,在稍早前举行的“基础四国”第十七次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四国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发达国家应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而能否有效解决资金问题将决定华沙气候大会的成败。这份声明提到的承诺是指2015年之前要筹措300亿的快速启动资金,到2020年前要达到每年1000亿资金的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这份报告同样关注到这一问题,巴西对外关系部副秘书长何塞·卡尔瓦罗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资金问题确实是关键问题,发达国家必须要采取切实行动,来落实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
对此,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解振华表示,发达国家经济当前的困境可以理解,但还是应该兑现自己的承诺和职责,这是建立政治互信的基础。他说:“如果眼前有经济困难,也不是长期的,是暂时性的,我们希望还是要明确注资的时间表,能够作出明确的承诺,能够让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树立信心。”
也有媒体担忧,发展中国家没有获得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将消极减排。对此,解振华给予了否认,他说,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问题上态度都是积极的。
“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我们在没有得到任何资金、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已经在国内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数据统计,从工业革命到2010年发达国家的排放占世界总排放量的70%,发展中国家占了30%,但到目前为止,发展中国家所作的承诺和采取的行动占了总减排量的70%,而发达国家只占到了30%。发达国家应加大减排力度也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的共识。
解振华在会上也坦承,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中国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比如人均GDP刚刚超过6000美金,还有9000多万人处在贫困线以下,现在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正是爬坡阶段。但中国将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承担中国责任。解振华说:“一是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它是零碳的能源,是清洁能源。既要发展经济,还要减少污染的排放。三是增加森林碳汇,植树造林,这也有助于降尘。关键的问题还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转变消费方式,提高公众和全社会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