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新闻聚焦 更 多
华沙气候大会:加州环保局长盛赞中国减排努力
    “加州用了六年才建立起一个碳排放交易市场,而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只用了六个月”,美国加州环保局局长马修·罗德奎兹对中国在碳排放交易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表示钦佩。罗德奎兹是在波兰华沙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解振华:各国要履行已做承诺 中方欢迎国际监督
中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正式对外发布
中国发布首部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华沙气候变化大会将进入高级别谈判 期待突破
背景资料 更 多
气候变化绿皮书
中国行动报告
巴厘路线图
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
主要议题
中国举措 更 多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2013年度报告发布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日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3年度报告》,全面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行动和取得的成效。
中国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
中国在未得资金支持时已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3年度报告在京发布。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在没有得到任何资金、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已经在国内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中国多项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两年减排4亿吨二氧化碳
“十一五”期间中国已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15亿吨,“十二五”前两年已经减少了三、四亿吨的二氧化碳。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行动和取得的成效,表明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
北上广的碳市场年底有望开始启动实际交易
碳市场在短期内增长比较快,主要是因为减排的力度比较大。今年年底在北京、上海、广东的碳市场也有望开始启动实际交易,目的就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来降低总体的减排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中央财政拿出50亿支持京津冀地区治理大气污染
中央财政已安排5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具体包括京津冀蒙晋鲁6个省份,并重点向治理任务重的河北倾斜。本年结束后,中央财政将对上述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进行考核。
中国发布“大气10条”举措解决雾霾天气常态化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就是社会上讲的“大气10条”,已经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通过5-10年的时间,大气污染的状况会得到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拟对“公民参与”单独成章
《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拟将公民参与内容单独成一章,强调公民的权利义务等内容,保证公民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体。公民代表认为,《条例》应该更明确如何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加强信心公开。
各方立场 更 多
“基础四国”:解决资金问题至关重要
中国、印度、巴西以及南非组成的"基础四国"认为,能否有效解决资金问题将决定华沙会议成败。
美国提出国际气候新协议
美国正在主导制定一份让所有国家都设定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计划,日前该计划勉强在联合国气候谈判中获得了支持,尽管其中的承诺远不足以限制气温的实际上升。
欧盟将公布2030年目标
欧盟预计将在2013年年底公布2030年能源和环境目标,据说将包括一个40%的减排目标和30%的可再生能源目标。
日本确定减排3.8%
日本政府已确定新的削减国内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3.8%。在2013-2015这三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约1.6万亿日元(约988亿人民币)的资金援助。
澳大利亚废除固定碳税
澳大利亚宣布将废除碳税,从2014年7月1日起,按每吨6~10澳元的浮动价格实施碳交易计划。
俄罗斯不参加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多哈气候大会通过一揽子决议,《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在2013年实施。俄罗斯已明确不参加《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气候谈判轨迹  
 
多哈气候大会(2012年)
大会通过的决议中包括《京都议定书》修正案,从法律上确保了《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在2013年实施。大会还通过了有关长期气候资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工作组成果、德班平台以及损失损害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多项决议。
 
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11年)
南非德班当地时间11日凌晨,德班气候大会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
坎昆气候变化大会(2010年)
2010年年底的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取得了两项成果,一是坚持了《公约》、《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就适应、技术转让、资金和能力建设等发展中国家关心问题的谈判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2009年)
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减排承诺、长期目标、资金技术等问题上并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成果。哥本哈根大会最后形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巴厘路线图”通过(2007年)
2007年12月15日,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印尼巴厘岛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启动了当前的“双轨制”谈判,分别是《公约》下的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谈判和《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