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习近平出席核安全峰会 并访问欧洲四国- 德国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施明贤:没有任何时期的中德关系会好于今天
• 2012-10-11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今年恰逢中德建交40周年,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博士(Dr. Michael Schaefer)10月8日在北京德国驻华大使馆中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40年的发展历程正式验证了两国所做的努力是正确的,但仍需再接再厉。”

施明贤就任德国驻华大使期间,中德两国在起落簸荡中寻求共识,特别是自欧债危机以来,两国共同面临着新的挑战。施明贤对本报表示,目前德中关系正在逐步成熟,同时,德中和欧中关系也在继续发展。

 

冲破铁幕

第一财经日报:在1972年,中国和德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你如何评价德国在过去40年中对华整体外交政策的变化?

施明贤:当两国开始建立外交关系时,世界与现在大不相同。那时德国处于分裂中,欧洲处于分裂中,而中国也处于文化大革命当中,因而两国有着非常不同的关系框架。

我认为,能摒弃差异、冲破所谓划分东西的“铁幕”而建立关系,是非常具有开创性的事件。

显然,经贸交流是双边关系发展变化的首要环节。德中在1972年全年的贸易额还比不上2012年内一天的双边贸易额,这正是令人瞩目的变化。两国企业的经贸交流、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合资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界和学界的交流,是德中最初20~25年关系发展的推动力。

与此同时,我国历届总理,包括与中国建立良好个人关系的赫尔穆特·施密特总理、赫尔穆特·科尔总理、格哈德·施罗德总理以及现在的安格拉·默克尔总理,都持续地在最高层面上推动德中关系。我想说,没有任何历史时期的德中关系会好于今天。基于双方紧密的政治关系,互信已经建立。

中德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进程。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这个社会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经历了非常强大而负面的历史,如德国纳粹的专制阶段,所有这些经历塑造了这个如今的强大民主国家,我认为作为基础的法治和人权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最好方式。

尽管两国有着种种的不同,但我们之间建立了足够的信任和依靠,不仅能在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紧密协作,而且德中双方同样也能在观点不一致的问题上共事。这非常重要,因为信任正是建立在试图了解对方观点并从中找到有着共同利益和价值的交集之上。我认为两国已经到达了高层之间基本信任和依靠的阶段。

这不只表现在经济上,呈现在高层政治上,也深植于两国的社会中,对于建立两国今天的战略伙伴关系至关重要。

这样的国家关系也意味着,两国人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特别是在两国的青年人之间。比如,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拿到签证赴德留学,而且在所有的在德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也是最多的。同样,德国的学生也赴华到企业内实习,用工作和旅行来了解中国。我觉得这是良好的发展态势。

更进一步,两国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许多合作关系,科学家们在战略领域共事研究。比如,德中两国未来所面临一些关键的挑战是能源安全、能源配置和气候变化。在这些领域,我们双方已经建立了越来越多的联系。我认为这也是能够用于构建双方经济、政治关系的重要基础。

在学术和科研的合作上,德中双方有着良好的契合性。德国有着高度发达的科学和技术,而中国在追求更少依赖劳动密集型经济、更快建立现代化的科技创新型经济进程中,对此有着广泛的需求,德中双方将在此获得共赢。这就是为什么我相信,在未来的一年,当中国可能实施多方面改革时,德国都能利用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为中国发展提供帮助。

日报:同样在这四十年的历程中,你认为事关德中关系发展的最重要事件有哪些?

施明贤:最先发生的大事件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邓小平显然懂得,他必须将中国开放给全世界。当时邓小平认为有潜力的国家中就有德国,因为德国是欧洲的大国,有着庞大的经济总量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学术环境。

接下来的大事件当然应该是德国和欧洲的统一,因为它打破了冷战心态,在某种程度上让全球走向统一,也让各国之间走得更近。许多人也从此认识到,世界不是简单地划分为黑与白,或者东与西,而是所有的国家,无论来自欧洲、美洲、亚洲还是非洲,大家都要携手面对全球性的挑战。

我认为还有一些事件在我们的双边关系中非常重要。我记得几年前,在我抵华后不久,四川汶川就发生了大地震。那时我在重庆参与“德中同行”的活动,正在公共场合与公众探讨着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然后地震就突然发生了。

当时的活动还安排了许多乐队表演,但地震发生后我们决定取消全部表演,并与当地的市长商量,仅在活动周最后一天安排一场悼念音乐会,以对受灾者表达悼念和慰问。音乐会上,为表达德中的友谊,面对在台下的五六千人,我用中文告诉他们“我们是一家”,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伙伴关系不仅仅是经济交流,不仅仅是政治关系,而是彼此互守。这样的经历也引导我们继续通过“德中同行”的活动,在德国赴华的参与者以及中国数百万参与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从2008年到2011年,自下而上的德中互动也在两国政治关系上结出硕果。德国总理和中国总理共同决定,双方交流应该迈向新的形式,这就是德中政府磋商对话,标志着德中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伙伴合作。

两次政府磋商对话让德中在很多领域共立合作,如能源、气候变化、职业培训、农业和工业改革等。我认为,德中政府磋商已经为德中关系注入新活力,并将德中关系带入了新的阶段。

 

求同存异

日报:你认为在建交40年后,中德关系是否已经步入成熟?

施明贤:对于两国关系来说,40年还是相对短暂的范围。如果你能回顾1972年来德中两国所展现的变化,德中关系在短时间内就能取得如此的发展水平确实令人惊叹。

所以我认为,40年的发展历程正式验证了两国所做的努力是正确的,但仍需再接再厉。金融危机之后,德中两国都面临了许多新挑战,比如对未来一代人来说最为重要的气候变化问题、中国未来15~20年所面临的城镇化改革问题上,都需要看两国能否、又选择什么方向共同应对。我非常确信,目前还不是德中关系成熟的节点,但却处于逐步成熟的过程中。同时,德国和中国、欧盟和中国的关系也在继续发展。我相信,解决本世纪重大挑战的关键力量仍存在我们的社会之中。

日报:但中国外交政策中重要的一个方针即为“求同存异”,考虑到你所提到的中德之间的差异,你是否也认为求同存异是中德关系发展的基础?

施明贤:是的,确实如此。我认为,所有的这些历史进程持续到建交50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双方会有更多的共识。这并不是说中国必须会有同我们一样的社会制度,但届时中国会更为开放并有更大程度的改革。我是一个律师,我坚信实现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法治。

日报:在新的国际关系体系中,欧洲、中国和美国的角色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中德未来的关系又将有怎样的发展?

施明贤:金融危机后世界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原来一个或两个超级大国所决定的两极化时代变成多极化、多国参与的国际环境。对我来说,美国仍会是极为重要的全球角色。中国将因其人口、经济和知识等力量在未来十年内成为非常重要的全球角色,前提是中国能够保持稳定发展,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同时,欧洲有其固有的活力。虽然目前仍在经历非常严重的结构性危机,但我们有巨大的共同内部市场,而且若将所有欧盟国家算在一起,我们有着全球最为发达的科学和技术实力。

我个人坚信,欧洲有能力度过主权债务危机,一些欧盟成员国也能实施必要的结构性改革,让欧洲在更高层次进一步融合,这对于欧盟有效参与多元化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和必需的。当然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变化不会是在一夜完成的。我们需要社会中的政治信念、经济实力来获得(这种变化)。

我想,对于其他的国家,如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南非、墨西哥等,如果能成功获得稳定发展,最终也能扮演重要的国际角色。

在欧盟内部,无论从经济还是人口上,德国都是最大的国家。但我们更愿意将德国视为欧盟的一部分,德国还没有强大到能脱离欧盟独自成为世界舞台上的大角色。但在欧盟内部,与法国及其他伙伴一道,德国是欧盟统一的动力。我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欧盟的框架内,德国能在世界多极化的事务中承担重要的责任。

 

欧债危机

日报:中国十分关心欧洲仍在持续的主权债务危机,而德国是这场危机中相对健康发展的国家,为什么德国能艰难地穿越危机?

施明贤:我认为有两点需要理解。第一在两德统一之后,我们需要融合1600万人,这接近我们整体人口的五分之一。这是一个非常艰苦卓绝的任务,西德当时每年都需要转移大约500亿欧元给东德的州,这持续了大概15~20年。

当然这也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可是对于生活在西德的每一个人而言,这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例如对于西德人来说,工资一直就没有增长;在东德,产业需要剧烈的结构重组。不过如果讨论到这次基本上没有外力帮助的转型的积极一面,就是德国在当时完成了目前欧洲其他国家因为全球金融形势所被迫进行的改革。

这倒不是说德国人比别人更具有智慧,我们为历史所迫,在产业重组方面的改革,最终让我们在15~20年后受益。

第二点是,我们的“Agenda 2010”(名为“议程2010”的改革议程),在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时期完成,在上一个十年开始,由于两德统一和转型,我们必须改革我们的社保以及劳动力市场。这也是非常困难的,也同目前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希腊所经历的痛苦过程类似。

因而经济结构改革以及劳动力市场和社保系统的改革令目前的德国更加具有可持续性,相对来说,德国经济较之其他国家较为强劲。

不过强大也是相对的,我们需要良好的经济环境,最重要的经济环境则是欧洲。我们的贸易60%是对欧洲贸易,除去欧洲之外,中国可能是最重要的市场,在2008~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如果不是由于来自中国的高需求,有可能我们的市场和行业就没有那么容易地在整体经济环境中生存下来。

日报:你觉得,中德之间最强大的联系是什么?

施明贤:我总认为,如果把德中关系比成一个人的话,德中的政治关系就是大脑这一部分;经济关系则如同人类的肌肉,来确保一段非常强大的联系,但两国关系的心脏和灵魂应该是文化关系,包括两国艺术家、学生、学者等来自所有领域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才是确保两国关系的强大而广泛的基础,是活力的来源,也是双方人民可直观感受的联系。这是为什么我对双方的文化关系在过去几年内有了巨大发展而倍感欣慰。

就像我们富有活力的经济关系一样,我们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最近举行的“中德未来之桥青年领导者交流营”,让德中的青年领导者在夏令营中聚首。同样不是通过一次性体验或短暂旅行的方式,柏林和其他城市已经有了很多中国艺术家,在“北京798”有德国艺术家,也有德国芭蕾舞团的演员在中国芭蕾舞团中兼职工作,这样大家能进行人性的交流,增进对各自生活环境的理解。在一些城市中,如科隆和北京,杜塞尔多夫和重庆,已经先期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这种城市伙伴关系不只是在经济和政治的共同联系上,也在个人的生活中。我非常高兴这样的趋势能够持续,双方能建立越来越广泛的关系。我想,德中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不能缺失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中任意一个的。

日报:请问在你任内,感觉最困难的是什么时候,感觉最为骄傲的又是什么时候?

施明贤:确实有很多时候由于一些原因显得困难。当我刚到中国时,在中德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不同的看法。

在德中之间传递双方的不同观点是一件非常难也是富有成就感的过程,我想我从中获益匪浅,但也希望我能够让中方了解我们作为行动出发点的价值系统。

在汶川地震中,如我已陈述的重庆经历一样,我们也在克服困难和悲痛慰问伤者。就在中国国庆节假日期间,我们在天津发生了车祸悲剧,直到现在我还在积极参与救助受伤的幸存者。我想,这都是作为大使期间的困难时期。

但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精彩的时刻。比如此前提及的重庆演讲,又比如我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并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见到了很多运动员,特别是残疾运动员在身体残疾的情况下能展现强大的理想和自信的态度,这让我有着非常难忘的经历。

我们在华有着美好的旅行经历,到草原、进乡村,去与不同省份的中国百姓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愿望,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困难,让我深刻感到中国维系稳定发展的困难,以及稳定发展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意义。最后,我在中国的文化和艺术领域有着美好的体验,舞蹈家、音乐家、作家、书法家也向我们介绍着中国。所有这些富有人情味的经历应该是我在中国期间非常有意义的部分。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习近平会见新西兰总理约翰·基
中纪委调兵遣将“聚力”反腐主业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强化网络剧微电影准入退出
外交部:东伊运支持昆明暴恐案暴恐怖主义本质
公安部:大城市要引导人口有进有出严控规模
搜寻MH370:中方舰船开赴任务海区
米歇尔•奥巴马:从“女强人”到“贤内助”
普京“感谢中国人民”引外媒关注
米歇尔今起携母亲和女儿访华
解码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
微画册更多
生态中国
  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各地按照中央政府的战略部署,依据各地现状,采取了多项举措,并提出了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工作要求。随着3月的临近,“生态”这个关键词也将成为2014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所热议的话题。
专题导航更多

2013年时事盘点

2013年,随着经济增长回落到中速和新一轮改革的开启,中国在经济上保持持续平稳发展,中国的市场和社会更加开放,政治、民主法治将取得很大进步,民生获得更好改善。

斗士不朽

纳尔逊·曼德拉于12月5日逝世,享年95岁。这位南非前总统曾指引他的国家,渡过了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的那段惊心动魄的过渡时期。

嫦娥三号探月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
习近平出访拉美三国并赴美会晤奥巴马
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