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点亮梦想 总有一天能看到光 ——一位视障音乐人的追梦之路

《北京周报》记者 王海荣  ·   2022-03-14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残疾人;音乐;文化
打印
纠错

20129月,李广洲在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节目上演唱。(受访者供图)

再渺小的星光也有属于他的光芒

再弱小的蓓蕾终有一天会绽放

坚定彼此目光别低估你我的能量

梦想会在不经意间展开翅膀

我们所有付出终有一天会发光……

  这是一首名为《点亮梦想》的歌的开头。时而深沉、时而激扬的曲调,加上 “点亮梦想,点亮你迷茫的目光”、“点亮所有为爱凝聚的每一束光芒” 等歌词,它给人信心和力量。 

  它的作曲和原唱李广洲是一位时常出现在电视音乐和访谈节目里的歌手。他开朗风趣,有一副好嗓子和一双大眼睛,在舞台上和其他艺术家一样光彩照人。但是因为先天的视力障碍,他从未见过他的观众和五光十色的舞台。 

  作为一名音乐人,李广洲一直在探索创作新的音乐作品。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和冬残奥会成功后,他便开始考虑写写相关的歌曲,于是他谱写了这支歌。谈到写这首歌的初衷,他告诉《北京周报》:“我相信残疾人也有能力为这样一场盛大的活动制作音乐。我想试试,所以就写了这首歌。” 

  2020年,他成立了一个名为中国盲人旅行者的乐团,邀请了全国二十多位有视力障碍的歌手制作了一个以这首歌为主题的音乐视频。当时,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北京奥组委)正在征集音乐作品,他们便提交了这个作品。 

  “乐团的每一位成员都希望这首歌能被选中。通过这首乐观向上的歌,我们想激励残疾人朋友们,帮助他们认识到,无论一颗星星有多小,它都能闪耀光芒,”李广洲说。 

  他们的梦想实现了。在20213月,李广洲收到了来自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发的证书,确认《点亮梦想》当选为“优秀音乐作品”。 

  自此,这首歌在一些电视节目和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有关的仪式上被唱响,包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的仪式和33日在北京延庆区举行的冬残奥火炬传递仪式。 

  33日,在北京市延庆区举行的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接力仪式上,参演者现场演唱《点燃梦想》。(受访者供图)  

    

音乐的呼唤

  李广洲于198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音乐天赋,但也继承了一种叫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的疾病。 

  双目失明并没有阻碍他形成乐观的性格和对音乐的热爱。小时候因为家里请不起音乐老师,他就自学了乐器弹奏、唱歌和写歌。他对音乐如此痴迷以至于在上中学住校期间省下了一半的伙食费来买书和资料自学。 

  他父亲在老家的市中医院担任理疗科的主治大夫。尽管父亲也喜欢唱歌和演奏乐器,但坚持认为,视障人士应该学习按摩。他认为儿子将来能开一家按摩诊所过上满足温饱的日子就不错,而从事音乐职业是不切实际的。 

  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李广洲19岁时考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中医推拿系。毕业后,在一家医院做起了按摩师。 

  后来他辞职跟着朋友到北京等地演唱,寻求和唱片公司签约。虽然过了一段风餐露宿又屡屡碰壁的北漂日子,他依然没有放弃音乐梦想。他不仅拜师学习声乐,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选秀节目并获奖,并于20102月发行了两首单曲。 

  2015年他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中获得周冠军。此后他收获了许多合作邀约和演出机会。他谱写了更多的歌,包括公益歌曲《感恩有你》,感谢大家帮助旅行中的视障人士。 

  2018年他发行了一个新专辑,重点推荐了一首名为《不管明天怎样》的歌。歌里描述了一位漂泊者的沧桑和希冀:“街灯已昏黄, 落叶在光影中飞扬, 不安的我, 感到阵阵秋意凉。冷风羞涩夜漫长,流星啊燃尽我胸中的沧桑。”歌曲也表达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只要我们还有梦想,我就不怕受多重的伤” ,“只要我们能拥有梦想,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光。 

  201912月,李广洲当选为中国盲人协会音乐艺术委员会委员。此后他遇到了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杰出视障音乐家,并决定成立中国盲人旅行者乐团。《点亮梦想》是乐团发布的第一首歌。 

  “盲人是可以用音乐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他们可以像健全人一样制作出动人的音乐,”李广洲说。 

    

与时俱进

  作为北京市和河北省音乐家协会的会员、秦皇岛市盲协副主席,李广洲致力于推动残疾人用音乐或其它艺术技能来创业、就业。 

  目前他和北京市东城区残联就业中心扶持的一个叫做萤火虫的公益项目合作,支持残疾人在直播平台做电商。他还鼓励视障人士在音乐平台上传和分享他们的音乐作品,现场直播表演和音乐制作过程,并与粉丝交流等。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很多促进信息无障碍工作的法规政策和标准,信息无障碍的整体环境已经大为改善。随着屏幕阅读软件等无障碍应用程序的出现,视障人士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上网。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打车、购物,还可以使用互联网导航出行,这让生活更加便利。 

  “现在,残疾人的就业环境也跟过去不一样了。原来他们做按摩、裁缝、修表、修鞋子、修理家电,但现在很少人还去修这些东西。在当前的自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尝试直播和电子商务,以及其它新事物,”李广洲在接受《北京周报》采访时说。 

  “新的时代到来了,有很多新的机会,”他说。 

  (英文版链接:https://www.bjreview.com/China/202203/t20220309_800279022.html)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