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cais | Deutsch | 日本语
首页>>> 北京周报中文>>> 首页>>> 本网聚焦
中俄关系的新高度
  · 时间: 2008-01-24 · 来源:北京周报 2008年第4期 1月24日出版

 

北京周报》:通过相互举办“国家年”后,我们发现两国人民对彼此的古老文化越来越感兴趣。怎样才能让两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人感受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俄罗斯,让这两种同样有着深厚底蕴的文明在今天能被相互理解,相互欣赏?

刘古昌:中俄“国家年”活动精彩纷呈,气势磅礴。两国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水准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向两国民众全方位地展现了中俄古老文化积淀,也展示了当代艺术取得的巨大成就。两国民众被中俄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吸引和折服,心灵更加贴近,彼此兴趣更加浓厚,相互了解和友谊更加深入,“中国热”、“俄罗斯热”在中俄大地上持续升温。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两国现代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使两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更加深入地领略对方现代文明的风采,并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中俄世代友好事业是双方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在此方面双方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努力打造两国现代文化精品。要在多元而趋同的世界现代文化体系背景下不断丰富和弘扬本民族现代文化内涵,并在全面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进各自现代文化创新,挖掘、创造反映两国现代文明特征的文化精品,激发双方民众互相感知、理解和欣赏的兴趣。二是不断扩大两国人文交流,加强两国民众特别是青年之间的交往。为此,我们要将富有成效的“国家年”活动延续下去,为两国民众提供更多的近距离感受对方现代文明的机会,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中俄关系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三是大力加强两国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媒体辐射面广的优势,积极宣传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现代文化生活,提高两国民众对彼此文明的认知。

 

《北京周报》:中俄“国家年”活动结束之后,沉淀下许多经验,新的一年里在中俄交往中还会有哪些期待?

刘古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经过十年的建设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家年”活动的成功举办更是将中俄关系推向新的高度。今年3月,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提出,中俄要做真诚互信的政治合作伙伴,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伙伴,共同创新的科技合作伙伴,和谐友好的人文合作伙伴,团结互助的安全合作伙伴,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未来十年发展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在新的一年里,双方要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继续推动两国关系深入向前发展:一是充分发挥两国高层会晤和各领域磋商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本着充分尊重和照顾彼此关切和利益的原则,加强在涉及各自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相互支持。二是进一步挖掘各领域合作潜力,优化贸易结构,拓宽贸易领域,完善贸易法规,扩大投资规模,带动大项目合作,不断提高务实合作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发挥各自潜力和优势,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科技合作,确定科技合作的优先方向和重点项目,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大技术转让。四是大力弘扬“世代友好”的和平思想,扩大人文交流、民间往来和地方合作,不断深化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信任和友谊。五是加强战略协作,有效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维护两国的共同利益,为建立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和谐世界做出应有贡献。我们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今日要闻 更 多
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 聚焦全球经济
  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年会23日上午在瑞士东部滑雪胜地达沃斯拉开帷幕。据悉,本次论坛为期5天,将举行230个多个不同主题的讨论会和全会,就世界经济形势、中东形势、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粮食安全以及能源危机等展开讨论
国家统计局今将公布2007年CPI等宏观经济数据
2008年,中国外交将彰显新的活力
手机漫游费降价听证结束 两方案均未成最终定案
中国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蓬勃发展
中德外长力促两国关系“回暖”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8年第3期目录
2008年第2期目录
2008年第1期目录
2007年第52期目录
编者札记
张志萍:暖冬加剧气候异常
张志萍:巨变三十年
张志萍:一项艰难而且紧迫的任务
唐元恺:胶片记录大屠杀:祭奠与悲悯
张志萍:玩具业总动员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