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编者札记
暖冬加剧气候异常
吕 翎 · 时间: 2008-01-11 · 张志萍

 

入冬以来,生活在北京的人都能感到,京城的冬天越来越暖了:初雪比往年晚了10天,2007年11月、12月平均气温超出正常年份2℃~3℃。

根据中国气象局不久前公布的报告, 2007年是中国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全国平均气温为10.6℃,比常年(9.3℃)偏高1.3℃。

气温升高使2007年冬天变得格外暖和。而气温偏干已使中国部分地区出现冬旱,长江中游地区更是遭遇50年罕见的冬旱。

专家警告说,气候变化将对中国构成现实性威胁,主要表现为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等。来自中国国土资源部的消息显示,随着全球变暖,中国冰川面积严重萎缩,5年来缩小了7.4%。近年来有加速变化迹象。

入冬以来的干旱现象迅速向全国蔓延,并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令人忧虑的新趋势:以往旱灾多以中国华北、西北为主,而现在江南、华南、东北等传统多雨湿润地区也频繁发生严重旱情。

2007年12月初,位于中南部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平时动辄几千平方公里的浩瀚水面,只剩了不足50平方公里。这是有记载以来鄱阳湖最小的面积。2007年初的时候,向来以雨量充沛著称的中国最南部省份海南省上百座水库、山塘干涸,几十万人饮水出现困难。而被誉为“千河之省”的四川、素有“江城”之称的重庆,2006年却发生了冬春夏秋四季连旱,严重程度更是百年不遇。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的消息说,现在全国31个省份没有一个不发生干旱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旱灾频次明显加快,每3年就发生一次重旱甚至特大旱。旱情持续时间更长,跨季、跨年的旱灾越来越频繁。如华北大部分地区已连续14年干旱,这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十分罕见的。

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近些年来,旱灾波及的范围已远超出农业,不仅威胁中国粮食安全,而且造成数千万人口饮水困难,工业生产、生态环境受到直接影响,一般年景经济损失占全国GDP的一个百分点以上。

旱灾造成的损失也呈加重趋势。上世纪50年代,全国每年因旱损失粮食43.5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90年代,每年损失209亿公斤,占比4.4%;而自2000年以来,每年损失升至370多亿公斤,占比已达到7%以上。

2007年,中国有近4000万公顷农作物受旱,其中绝收近350万公顷,因旱造成粮食损失373.6亿公斤。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水资源供需矛盾也就越来越尖锐。中国抗旱的问题,即水资源紧缺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为此,中国要有对形势的清醒认识,做好迎接这一长期挑战的充分准备。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