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我与周报 >> 正文

德国汉学家与《北京周报》

曼弗雷德 W. 弗瑞奥夫博士  ·   2018-07-13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我与周报
打印
纠错

曼弗雷德 W. 弗瑞奥夫博士(左三)在北京周报社

  直到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汉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囿于传统,多数大学只教授文言文,而很少有现代汉语。在这个没有互联网和谷歌的年代,对于我们这些首批想要且有机会学习现代汉语的汉学系学生而言,能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少之又少。《北京周报》及其他出版物填补了这一空白。当年,《北京周报》以其报道中国的时事新闻成为备受汉学系学生欢迎的信息来源,并为我们在报刊选读课上提供了重要翻译帮助(在选题、术语、修辞以及我们所不了解的中国官方视角等方面)。

  19751月,当我们这些六八运动(德语:68er Bewegung,是指1960年代中后期在欧洲及美洲主要由左翼学生和民权运动分子共同发起的一个反战、反资本主义、反官僚精英的社会运动,该运动于1968年达到高峰。由于当时正值冷战,不少左翼的示威者及反战人士皆有同情共产主义的色彩)的学生在电视上看到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Franz Josef Strauß基督教社会联盟党)作为第一位被毛泽东接见的西德政治家,在会见中展示他学会的一句中文的时候,我们在震惊之余,甚至分不清自己听到的究竟是中文还是巴伐利亚方言。 

  如今,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北京周报》代表中国政府立场,为国际社会的信息和言论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极世界,不同的声音和立场须彼此共存。中国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样,拥有对外表达并捍卫自己立场的权利。自然,中国也完全可以对西方应如何了解中国有自己的看法——毕竟,任何国家和政府都会宣传自身形象,并对本国事务拥有最终诠释权。 

  我们在西方要求新闻自由,这种自由当然也包括,发布与自身世界观及认知不甚相符的新闻。古老的民间智慧告诉我们,当你用一根手指指向他人时,别忘了有三根手指也在指向自己。且撇开这点不谈,如今的西方德道标准早已被福克斯新闻频道或布赖特巴特新闻网等有倾向性的媒体用其可耻的“选择性事实”所践踏,不再是令多数人信服的全球道德榜样。 

  作为关注中国数十年的外国观察员,我衷心祝愿《北京周报》在下一个甲子里能够继续敏锐捕捉外国读者的兴趣及其认知视角的特点,继续持之以恒,专业可靠、冷静自信地报道中国,总之 :不断进取,再创辉煌!(作者系德国著名汉学家、德国波鸿鲁尔大学语言学院·汉语中心主任。赵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