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我与周报 >> 正文

归国华侨与《北京周报》

郭立  ·   2018-01-1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我与周报
打印
纠错

  《北京周报》创刊初期,从全国四面八方招纳了一批归国华侨,人数曾达到四五十人,相当可观,在周报发展的过程中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今天,我们回顾历史时,他们似乎被遗忘了。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因为他们曾在这个对外宣传的阵地上,吃过苦,流过汗,创造过辉煌业绩。 

  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回国参加工作与国内同志相比有极为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心路历程。不少归侨本来在国外有着稳定而丰裕的生活,他们如果继续留在父母身边及侨居国,也许会继续享受人生的稳定和物质的充盈。然而,他们却毅然离开父母回国,抱着满腔的热情来建设新中国。 

  这个特殊群体从周报创刊那天起,就出现在周报的舞台上。从上至周报领导层下至普通工作人员中,我们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 

  英文版人员中有:冯锡良、黄祥坤、林戊荪、段连城、吴增芳、黄品长、冯琼欢、杨力行、杨用行、吕炳光、方钜成、王作民等; 

  法文版有:庞浩、程永光、郭立、朱飞培、黄金华、郑正南等; 

  日文版有:林国本、章辉夫、繆光桢、李春梅、韦福弟、林善文、江英明、韩飞凤、李永健等; 

  德文版有:赵洵、熊少林; 

  印尼文版有:周高塔、李捷生、陈有利、杨嘉荣、潘智晵、田天声、李国基、曾国纬、潘菊英、徐章贵等共25人,占全部门的95% 

  一到《北京周报》,他们全身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当时周报社是全局最紧张的工作单位),为了按质、按量、准时完成工作,他们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碰到重要文章要及时发表,挑灯夜战在所不惜。然而他们的生活都是清苦的。据我所知,他们在海外的父母,生怕他们生病,时不时给他们寄来一些营养品和侨汇。有侨汇就有侨汇券,大家知道这种券在当时比人民币更值钱,因为凭它可以买到市面上短缺的东西,如粮食、鸡蛋、白糖。他们舍不得用,却送给一些病号和生活有困难的员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归侨与周报结下不解之缘。为了周报,他们默默无闻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政治思想得到很大的进步,外语水平也得到提高,使一些错误未出国门就被消灭了,从而保证周报的质量,使周报的业务蒸蒸日上,成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外文刊物,成为外语高校的必修课文。 

  从人数上看,归侨接近全体同仁的50%;从业务上看,他们是周报的中流砥柱。如大家常提起的“三套马车”,当时周报的领导核心,其中的冯锡良、段连城就是两位归国华侨。他们俩为周报的创立及后来的对外宣传立下汗马功劳,成绩卓著。 

  至于各个部门,归侨在各个不同岗位上,各尽所能或一专多能,担负着编排、翻译、核稿、定稿、专家工作等等工作,多次得到外国专家的好评。 

  为了周报,这个特殊的归侨创业者们奉献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现在他们有的已不在人间,有的体弱多病,有的已不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有的已重返原侨居国。然而,还在世的勇士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段影响他们一生的历史,依然惦记着周报,因为周报曾经是他们的家。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在我们回顾往事的今天,让我们向这些开拓者致以崇高的敬礼。他们是伟大的,在对外宣传的事业中应名垂青史。 

  在中国侨联七届五次全委会议上,王兆国代表中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资源”。我相信第三代的归侨将会以他们的智慧和爱国热情投入到祖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中去,做中华文明的积极传播者,作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积极推动者。 

  我相信在最近几年会形成一个高潮,第三代归侨会越来越多地回到祖国。他们比老一辈时更高级的归侨,他们文化层次很好,科技层次也很高,他们在国外学到一些科技、经济、金融,这些方便都是专家,我们国内现代化建设中也都需要,我希望《北京周报》以后接收更多的归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