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苏州高新区:步入中日经济合作的未来模式

《北京周报》记者 徐蓓 李一凡  ·   2018-09-25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苏州高新区;中日经济合作;财经
打印
纠错

  2001年,在日本打拼多年的稽瑞康被日本富士公司委派回中国,到位于苏州高新区的苏州富士胶片映像机器有限公司任职。当时,富士苏州分公司进驻苏州高新区不过6年左右,而苏州高新区也刚刚度过了正式启动建设以来的第一个10年,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苏州富士胶片映像机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稽瑞康接受《北京周报》采访。(张巍摄)

  17年过去了,年逾花甲的稽瑞康回忆起当年的岁月依然记忆犹新:“20世纪末,富士与柯达在中国争夺胶片市场。事实上,那个时候富士总部已经预测到胶片市场即将衰退,因此,总部派我到了苏州分公司可谓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我们还在与柯达争夺胶片市场,实际上,派我过来只有一个目的——发展数码相机事业。”自此,在稽瑞康和他的同事们的努力下,富士胶片并未因为数码相机时代的到来而被市场淘汰,而是顺应了时代潮流,并且成就了富士数码相机事业的发展与腾飞。 

  像富士这样选择把生产基地落户在苏州高新区的知名日资企业还有很多。截至2017年底,苏州高新区内的外资企业达1732家,其中日资企业超500家,高新区日资企业总产值占整体的16.6%,进出口额占28%,全口径税收占15%。这些落户在苏州高新区的“老企业”也见证了“年轻的”高新区28年的发展与壮大。 

 

见证苏州高新区发展的三个“10年”

  始建于199011月的苏州高新区,首期开发面积为25平方公里,1994年规划面积扩大到52平方公里,2002年规划面积调整到332平方公里(其中太湖水域109平方公里)。1992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高新区发展的第一个10年是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第二个10年是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十八大以来,苏州高新区发展进入第三个10年,是从量到质的发展过程。”苏州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招商局局长朱惠芳说。 

苏州高新区夜景(夏剑华摄)

  作为高新区颇具代表性的日资企业之一,在落户至今的20多年里,苏州富士胶片见证了高新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根据中国市场和全球经济环境的转变,从胶片到数码光电设备再到医疗器械行业不断地调整着企业战略。 

  2010年起,苏州富士胶片开始了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探索。经过八年发展,苏州富士胶片的主营业务成“三足鼎立”的状态:第一块是光电事业,主要指数码照相机及配套的交换镜头,包括车载镜头、CCTV等专业镜头,占总产值的45%左右。第二块是一次成像照相机,也叫拍立得。第三块则是医疗器械。 

  富士的转型与高新区当下的发展规划不谋而合。据朱惠芳介绍,在第三个“10年”,高新区正是将发展重点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医疗器械大健康领域等三方面。 

  在稽瑞康看来,中国的医疗器械、医疗生物工程等产业有着广泛且长远的发展前景。“富士正是看准了这个市场,所以加大研发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包括超声波诊断仪、内窥镜等。”他说,“很多外企只把中国当作是巨大的工厂,看准了中国劳动力便宜,但富士胶片一直认为,中国不仅是巨大的工厂,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也是技术合作的巨大平台。目前,中国正在进一步推进的对外开放给了富士胶片在医疗器械、医疗生物工程领域大展拳脚的新契机。今年9月,公司成立了医疗器械的研发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富士在中国的研发力量。” 

    

日资企业选择苏州高新区的理由

  苏州高新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就与日资企业的发展息息相伴,赢得了诸多日本企业的青睐和信任,先后引进了爱普生、富士胶片、富士通、索尼、松下、佳能、三井住友银行、住友电工、三菱、川崎、积水、日立、永旺等约40个世界500强及大型知名跨国公司投资项目。为什么苏州高新区能够成为这些日资企业的选择?佳能(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簱持秀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佳能复印机组装复杂,需要拥有理工科知识的人才。苏州和周边地区理工类大学众多,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其次,供应链成熟。苏州及周边有许多厂家可以提供复印机所需的零部件,除了一些只能在日本生产的零部件外,其余的零部件几乎都是由本地厂家进行供应;此外,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出色的服务也是企业选择在这里落户的重要原因。簱持董事长表示,从招商时期开始,高新区就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企业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 

  同样被高新区管理委员会真诚的服务态度打动的还有富士胶片。稽瑞康说,高新区的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意识、态度都很好,速度快、效率高,服务的专业性很强。“去年我们投资1个亿对消防、环保等进行改造,很多审批手续复杂且繁琐。时间紧任务重,但又不能影响生产,于是我们向高新区的领导反应了这些情况。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高晓东带领发改局、环保局局长及其他领导到公司现场来,听取我们的诉求,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多项审批手续。”他说。 

  当然,人杰地灵的苏州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吸引了众多日本人。作为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苏州以其园林和刺绣闻名世界。而对于日本人而言,这里有很多与日本文化交融的地方。例如,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就与日本有很深的渊源。日本的和服以前叫吴服,吴服腰带的材质多为缂丝。 

  而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枫桥夜泊》,多年前在日本就被编入教科书,可谓家喻户晓,其民间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唐诗。这之中还有日本民间传说,相传拾得法师离开苏州寒山寺之后东渡日本,传经授道兴建了拾得寺,与寒山寺称为姊妹寺,同时将佛家叩钟108下的传统也带到了日本。因此,高新区每年辞旧岁之时,都会组织日资企业赴寒山寺听寒山寺钟声,迎接新年。 

    

宜居环境解决“后顾之忧”

  在中国,如果被冠上“高新区”三个字的名头,往往会让人们误以为这个地方只有林立的工厂,缺少生活的气息。然而,走在苏州高新区,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里是一个产业园。因为,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交通便捷、商业繁荣、生态和谐并且宜居的地方。这里有便利的轨道交通、热闹的商圈、安静美丽的学校、现代化的图书馆、气派的国际医院和生意火爆的日料一条街,充满了现代的生活气息。当然,这要得益于近年来苏州高新区一直坚持产业与城市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苏州高新区也被称为生态科技城。(王国荣摄)

  而对于在区内工作的日本人而言,这里还有“家”的感觉。据朱惠芳介绍,有大约4000名日本人在高新区内工作、生活。“为了促进日资企业的发展,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我们采取了6项重要举措:建立日本人学校、引进日资银行(三井住友银行)、引进日资商场(泉屋百货、永旺梦乐城)、引进针对日本人的森茂诊所、派驻日本东京的苏州高新区日本办事处和完善日本料理店聚集的日本人商业街的建设。” 

9月12日,苏州日本人学校里的学生们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操场上玩耍(徐蓓摄)

  日本的教育体系不同于中国也不同于欧美,对于在海外发展事业的日本人而言,子女的教育无疑是一大问题。于是,高新区内针对日本籍学生的日本人学校应运而生。坐落在苏州高新区的日本人学校成立于2005年,主要针对高新区及周边地区的日本籍学龄儿童。校舍整洁明朗,设施现代,可以容纳750名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所学课程与日本国内完全一样,并且任课老师大部分都是由日本文部科学省选拔派驻于此。唯一与日本国内不同的是,这里的日本人学校加授中文课,并且较日本国内而言相对延长了英文课的授课时间。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毕业的学生回到日本参加全国性考试的平均分要远高于整个日本的平均分。除了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学生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也在这里得到了全方位的培养,这里和日本本土一样,也开设烹饪课、缝纫课、劳技课等全方位培养孩子能力的课程以及其他课外社团,深受学生们的好评。 

  此外,在校舍的一面墙上,还有每一位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的毕业作品。很多孩子离开这里几年之后还会回学校寻找自己曾经的作品。 

  而被高新区引进的森茂诊所,投资总额超过600万元人民币,占地300多平方米。诊所设立了内科、儿科、妇科及中医科。购买海外旅行险的日本人可以持保险直接来此看病。前来咨询就诊的日本人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病痛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不方便之处,能在比较熟悉的环境里就医,让人感到安心和舒心。有了看病的地方,在苏州生活更没有后顾之忧。遇到重大疾病时,可通过诊所的绿色转诊通道直接转往苏州市的三甲医院、专科医院等治疗。 

    

布局未来:中日合作大有可为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创新资源的国际流动日趋频繁。高新区将进一步推进开放创新,充分发挥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徐美健如此描绘高新区未来的发展布局,而日本,则是高新区海外布局的重要一环。

  高端创新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人才的引进。今年8月,高新区在日本东京与全日本中国人才创新创业联合会(简称“全日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苏州高新区日本高层次人才联络处揭牌成立。该联络处将着力打造一个集招才引智、创业孵化、专业服务、政策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对日综合型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日本高层次人才的对接交流,集聚优秀科技项目等创新资源,更好地服务人才精英创新创业。同时,高新区还正积极筹划建设苏州高新区日本离岸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可以预见的是,在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苏州高新区将推动园区内中、日资企业朝着科技创新方向不断发展,引领中日经济合作步入未来模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