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当地时间12月13日凌晨2点左右,德班平台(ADP)最新决议草案出炉,这份两周来“最精简”版本——长达5页、21段的草案被打印出来,分发给仍在熬夜谈判的代表们。
此时会议已经“拖堂”8个小时。然而,这份本应结束会议的文本,却再次激起发展中国家的强烈不满。
当地时间12月13日上午11点左右,ADP闭幕会举行。大会议棚中座无虚席,十分闷热。从会上部长们的发言来看,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份文本不满意,认为这是一份妥协的、被削弱的草案。
涉及到明年提交的国家自定贡献预案(INDC)模板,各国曾因立场分歧过大,而一度谈出6个平行选项,但在最新草案中,被全部删除。
会议上,瑞士、欧盟、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称虽然自己的立场在该草案中没有充分体现,但同意通过该协议草案。
但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拒绝接受该草案,除非修改。
苏丹、马来西亚、图瓦卢在分别代表非洲集团、立场相近(like-minded)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发言时,言辞激烈地指出,这份草案没有反映其呼声,拒绝通过。
苏丹认为,该草案文本没有体现共区原则,而且内容失衡,在INDC中,强调减缓,而适应、资金、技术等要素被削弱,苏丹代表发言说,“如果发达国家不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明确路线图,非洲很难提供关于INDC减缓的内容。”
图瓦卢代表最不发达国家发言时称,“损失与损害(Loss and Damage)”字眼在草案文本中消失,“我们很失望,最弱势的国家需要解决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这是非常关键的内容。”这道出了许多贫穷发展中国家的心声。
然而作为岛国,马绍尔群岛、库克群岛、菲律宾却同意通过该草案。
中国代表发言时,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对之前意见总结道:“前面23个发言,很遗憾,各方立场严重对立,出现截然不同的两派意见。”
刘振民发言称:“尽管草案进展比昨天有改进,但仍然很不平衡。目前的案文,没有反映共区原则,没有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分,没有传递加速2020年前实施行动的紧迫性。因此我们认为目前案文还需要进一步修改。”
会议在分裂中结束。按照流程,ADP无法通过的草案,将升级至COP大会决定。
截至记者发稿,利马时间12月13日晚上8点,会议已经拖延了26个小时。许多谈判代表甚至部长已离开会场回国。会场拆除工作也正在进行。今晚何时能召开COP(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闭幕会,利马协议命运如何?尚在会场的人都在焦虑等待。
目前历届COP会议中,2011年德班会议“加时”最长,延长了36个小时。如果利马会议无法在10小时内结束,将成为史上拖堂时间最长的COP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