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12日讯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谈判进入后半场,部分外国媒体的报道关注了各利益方的政策和立场。
潘基文督促各方抓紧时间对抗气候变暖
法新社10日报道,出席9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高级别会议开幕式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各国抓住即将消逝的机会减缓气候变暖。潘基文说,目前仍有机会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2℃以下,“但机会之窗正在迅速闭合”。明年12月将在巴黎签署一份新的国际协议,但至今各方在这份协议的关键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分歧。潘基文说,各国现在应该兑现9月份气候峰会上所做的承诺,这是利马气候会议的主要目的。他表示对本次大会产生“好的结果”持“谨慎乐观”态度,但强调这需要一些政治意愿。
中印最高谈判代表呼吁发达国家兑现承诺
印亚新闻社12月9日报道,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高级别谈判开始前的一场双边会议上,印度环境部长雅瓦德卡尔同中国官员解振华呼吁发达国家兑现援助发展中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的承诺。雅瓦德卡尔和解振华就气候变化谈判中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最近中美为加强双边合作而签署的联合声明。他们强调利马会议的谈判结果必须充分坚持平等、共同而又区别的责任以及各自能力的原则。他们强调为了实现气候谈判取得一个有抱负、全面和平等的结果,维持和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尤为必要。双方还一致认为,适应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的一项迫切、首要任务,必须在新协议中予以强调。
印度的行动和意愿落后于“基础四国”伙伴
印度《经济时报》10日报道,在目前的利马气候谈判中,印度所做承诺似乎已落后于它的“基础四国”伙伴。尽管“基础四国”——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在本轮气候谈判中继续协调立场,但每个国家在谈判中的承诺都有明显的差异。当中国、南非和巴西都选择积极参与,努力保护他们的发展空间时,印度似乎并没有参与各国并推动明年巴黎协议签署的打算。利马会谈前,中国宣布了2030年后不再增加碳排放量的计划,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做好准备超越其身为发展中国家所应履行的义务,进而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一举措同时保证中国不会因本次大会未能形成共识而受到指责。然而,考虑到发展的制约因素,“基础四国”的其他国家则没有宣布达峰年份。
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难以在美国国会通过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日报道,气候谈判的观察者说,如果白宫通过联合国推动一项可以完全强制执行的协议,那么它在国内将面临更大的抵制。在利马,谈判代表们看起来似乎要争取签署一项由国家首脑达成的某种形式的公约或执行条约。几乎参与谈判的每一位美国代表都认为签署正式的协议不太可能,因为这需要参议院2/3的议员通过。共和党会反对任何不经国会审议通过的国际协议。有官员称,分歧最大的法律问题只有在明年各国首脑出席会议时才有可能解决。欧盟的高级气候谈判代表依琳娜·巴德若姆说,“像这样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很难在这次利马会议上解决。”
加拿大政府拒绝控制该国石油产业碳排放
加拿大《环球邮报》9日报道,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哈珀称,在原油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单边对加拿大的石油工业施加气候条例约束是“疯狂的”。9日在下议院,总理哈珀断然回绝了要求加拿大采取新举措抑制其快速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的呼吁,称除非美国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采取相似的措施,加拿大将不会采取任何新措施。哈珀在过去多年一直承诺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按照“一领域一方法”的原则进行规范,但在去年改变了以往的调门,称加拿大只跟随美国采取进一步行动。环保批评家梅根·莱斯利指责哈珀未能兑现其监管石油行业的诺言,未能在抗击气候变化上发挥领导作用。
菲律宾敦促发展中国家采取减排措施
新加坡《今日报》10日报道,菲律宾政府代表周一抵达联合国气候大会,将努力推动一项新的国际协议,要求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削减化石能源使用。在此之前,菲律宾谈判代表毫不畏缩地要求发达工业国家削减排放。但是现在谈判代表称,菲律宾将承诺减少本国的碳排放,并敦促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采取减排措施,他们希望这这一重要的措施能够推动全球气候谈判。菲律宾的谈判代表托尼拉维娜说,“我们将坚守承诺,尽好自己的责任。”在菲律宾推动减排行动之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谈污染排放国,中美两国11月份签署了联合的减排公告,这将减少它们在未来几年里的化石燃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