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11日,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利马与中外非政府组织(NGO)负责人及新闻媒体互动交流,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阐述中方立场。
中国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
应对气候变化关于记者提出的资金问题,解振华表示,绿色气候基金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平台,发达国家此前承诺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要兑现承诺。欢迎各个方面向绿色气候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做大规模,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支持力度。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有自己的方式,2011至2013年,中国每年提供1000万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并已经宣布从明年开始,在过去的基础上翻一番,建立南南合作基金,更多地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我们这种支持早于发达国家向绿色气候基金注资。中国不会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去争钱,而是会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新协议的各个要素都应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关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解振华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各自能力和公平原则是《公约》确定的气候变化领域的基本原则,应该反映在2015年协议中,我们主张协议中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透明度等各个要素,都应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解振华说,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双方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都同意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减缓问题上,两国根据各自国情,确定了自主决定的目标,双方各自公布的目标也是有区别的。
有关国家应该先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
关于境外媒体报道的有人敦促中国履行更多义务问题,解振华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国的决心是坚决的,行动是有力的,与有的国家相比,中国付出的努力、采取的行动、取得的成效要好出许多。希望有关国家先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多做有利于增进互信、推动谈判的事,而不是一味指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