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刚才楼部长讲的,我们财政和税收制度的改革,在再分配领域,通过税收调节收入,首先筹集到的公共财政的收入能够更好地保障这些民生,同时通过税制的改革调节不同阶层的收入,这些都是收入分配政策的内容。这些内容综合到一起,是非常大的题目,下来以后我们可以再沟通。
[楼继伟]:三中全会对此其实有一个原则性的提法,要求起点公平。有时候大家理解收入分配就是国家多征点税,然后给各方面去补贴,其实那个做法并不是关注起点的公平。你看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比如教育方面正在推进异地高考,推进资源可携带。也就是说,比如一个农民工子女要上学的时候,教育资源可携带,这些都属于起点公平的问题。所以收入分配是一个很广泛的,刚才这些都属于收入分配范畴。
[德国新闻社记者]:我的问题是如何平衡发展和经济增长。昨天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GDP增长的目标大约是7.5%左右,但是有一些专业人士指出,这个增长速度还是太快,如果要实现7.5%的增长,就可能要再次依靠大量地发行债券以及发行信用的方式来实现,您是否担心这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楼继伟]:我希望你注意一下,总理在阐述去年的经济工作和今年的经济工作时,是用多个指标来描述的。去年是这样的,底线是不能够在就业上出问题,我们去年的目标是1100万人的就业,但实际上我们完成的是1300万人新增的城镇就业。另一个上限是使得物价不要超过3.5%,而不仅仅是一个GDP的增长。那么我们去年都做到了。我刚才说了,新增城镇就业1300万,物价是2.6%。当然,这两个指标都同GDP增长相关。我们GDP如果增长快一点,就可能物价涨得更高,当然就业要好一点。
我们今年的目标仍旧是三个一起考虑,而且都用了“左右”的提法。比如说今年的经济增长不是7.5%,是7.3%、7.2%,算不算7.5%左右呢?也可以算。但是我们的就业目标是1100万,能不能实现1300万呢?很有可能。所以就业是我们最重要的目标。为什么可能?去年就业贡献最大的,一个是小微企业,一个是服务业。服务业去年占GDP的46%,第一次超过了制造业,服务业容纳大量的就业。今年我们继续在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我们在推进通信业增值税改革的同时,还研究将生活服务业、不动产业、金融服务业纳入增值税的范围,服务业将有更大的发展。而且,这样的就业是健康的就业,我们相信只要货币政策守得住,物价也不会上去,因此GDP的增长是在7.5%左边还是右边,左边多少、右边多少,并不是特别重要,重要是就业,我们的指标已经是个综合的指标了,总理也做了很清楚的解释。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请问楼部长,去年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简政放权的要求,财政部也下放了一些审批权限,一些部门机构不能再乱收费了,使得财政部掏钱的地方可能有所增加。另外,中央又要求遏制浪费,缩减“三公”经费,财政部今年的预算工作可能也面临新的课题,这样的变化对财政部来说增加了哪些难题?您作为财政部长,工作上有哪些苦恼?
[楼继伟]:去年一开始,现在继续在进行,就是下放一些审批权限,以及取消一些行政性收费,另外压缩“三公”经费等等,这对于财政部来说是个好事,我们没有苦恼,我们一直期望这样的,是财政工作最好做的时候。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最难的时候,因为大家对财政改革的期望很高,三中全会给了这么大的任务,这些任务要触动既得利益。比如说总理已经讲了,专项转移支付要压掉三分之一,现在有220项,我们预算报告中讲了压到150项左右,咱们算算账,三分之一得压到147项。压这些专项不容易,这些方面我们是比较难的。当然还有一些类似的利益调整的问题,这些比较难。所以我们不是苦恼,我们应该迎难而上,把这些问题解决好。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税制改革里面,您刚才有提到资源税、环境税,当然我们也很关心消费税,消费税下面如何展开?刚才您提到涉及到一些利益的调整,在预决算公开的过程当中,我们会碰到哪些阻力?
[楼继伟]:你讲到的消费税问题,因为现在还没有调整消费税的条例,只是一些设想,是我们和一些部门讨论,大家有一些共识。首先要环境友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那些物品,要加税,然后一些奢侈品要加税。我们过去曾经有过对奢侈品征税,后来变成大众消费品了,这些就减税了。现在很难给你举例。可能的话,还不仅仅是从生产环节,从批发和零售环节也可以征收消费税,比如说烟草,在生产环节征收,在最终接近零售的批发环节也征收烟草消费税,我们也可以这样做。油品,除了出厂征收,也可以在加油站征收,很多国家都在加油站征收。这就是在征收环节和税率上的一些环节。
你刚才讲到的预算公开问题,预算公开我们逐步在公开。因为要公开的话,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说,你要请客人进来看看你的房子,首先你是不是要打扫一下?220项专项转移支付都公开,是不是应该先把不合理的削减下来?所以有个逐步的过程。有的是完全同类项,无外乎就是由不同的人管理,就变成了几项,能不能把它变成一项。有的是评估做得不好,也就是说效果不是很明显,能不能取消。所以这种公开首先要有个清理的过程,再公开。
各个部门有各个部门公开上的一些难处,根据预算法的要求,各个部门的预算是各部门编制,各部门执行,各部门去公开,都有一个大家要清理规范的过程。我都理解,而且我们也跟他们一起努力,并不是说有特别大的阻力,而是说怎么做好的问题。
[张少春]:我补充一下,刚才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有难度,但是主要不是阻力,因为公共财政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就是要做到“阳光财政”,要做到公开透明。但是难度的主要方面来自于工作量和技术,按照目前的预算科目和预算报表,公众需要公布的这部分不能自动集合起来,没有这个科目。下一步要逐步公开,就要从预算的基本的技术制度设计好,让大家看得懂,能找得出来,所以工作有难度、有压力,但是大家的思想意识理念都是一致的。
[山东商报记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改进国企负责人的薪酬体制管理改革,还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我的问题是,既然要改进就证明其中有缺陷或者问题,您认为问题主要在哪儿?改革的主要难点在哪儿?谢谢。
[楼继伟]:这个问题主要不是财政部管,主要是国资委在管,所以我这儿也没有什么权威的说法。这是个很综合的改革,因为三中全会要求,一个是国企,一个是事业单位,要“去行政化”,不是所有的人,国企领导人要职业经理人。所以薪酬,如果按照职业经理人来说,现在国企的薪酬是偏低的,如果按照行政官员来说,他们是偏高的,我想这事儿挺难,我一边学三中全会,一边就挺为国资委发愁的,他们牵头,怎么搞?
当然,我们会配合他们的,一定要有效率,能够适应于这些国企领导人不同的定位。目前这些国企领导人基本上已经按效益提取工资了,而且都有延迟给付的政策。我听到的一些情况,也是由于特别重视年度效益,所以对长期投资发展关注度不足,长期发展好,当前的效益可能不好,所以这不仅是一个工资问题,是一个改革性的问题。事业单位点到了一些大学、医院要“去行政化”,主要是由其他部门来做了,我们配合他们,“去行政化”现在按行政机构的做法来搞工资,不是办法。
[亚洲电视记者]:预算2014年的财政赤字会达到1000个亿吗?好像军费也增加了,安全开支的费用也增加了,想问他们两个之间有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有的话,军费在里面占有多大的部分?
[楼继伟]:是的,我们今年的预算赤字,中央增加1000亿,地方增加500亿,一共增加1500亿,赤字占GDP比重还维持在去年水平,是2.1%,就表示我们适当扩大支出,财政政策还是积极的,但是我们是有收敛的,也就是说没有扩大赤字占GDP的比重。
这个事情跟你说的这两个问题没有什么关系,你的问题是国防费的增长,国防费今年中央财政支出是8082亿,增长12.2%,公共安全方面是很复杂的,包括武装警察部队,包括司法、检察、公安、消防,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公共安全这部分的增加,除了正常的之外,还有个改革的问题,原来民航、铁路这些警察都属于企业自己管,不能让企业负担这些公共责任,变成了国家来负担他的经费,改革中要增加一部分支出。现代化以后,他们的装备水平也要提高。
国防方面,我们也按照我们一直做的规划,再根据国防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提到了军队要改革,这些需求我们做了测算。你刚才问到了占中央多少,8082亿占中央本级支出的35%,这个比例看起来挺大,但是你知道,中央本级支出只占全国支出的15%,这个比例太低,就显得国防方面的支出比例大了一点。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今后要适当集中一些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今后中央支出占比会逐步扩大,国防支出的占比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是35%左右了。
[钟雪泉]:谢谢楼部长,谢谢张部长,这场记者会到此结束,10点半还有农业部长的记者会,欢迎大家参加,谢谢。
本次直播到此结束,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