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开幕会结束。温建民委员,一名骨科医生,被问起最近闻名全国的南京医院暴力事件。“我们要帮这个小孩!”温建民说的是受伤的护士陈星宇,“我们去了南京,到病房看过她,她很坚强,没有抱怨。我和凌峰委员带去了两万元救助金。另外还给她做了诊断:就是瘫痪,0到1级的肌力,站不起来嘛。”他不掩饰自己的愤怒:“两个打人者居然还没拘留。为什么不拘留?我们去当地的感觉是,对方势力很大,卫生部门感受到无形的压力,其他部门都不积极。”(3月4日《科技日报》)
不久前,南京护士陈星宇被官员夫妻打伤事件惊动全国,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力,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一星期时间已经过去,现在,这一事件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受害者是不是得到了妥善处理,讨回了公道?感谢政协委员温建民为我们带回了一手的消息。
尽管,他带回来的只是一个坏消息。作为骨科专家,他进一步确认了受伤护士陈星宇的伤情——的确下肢已经瘫痪。他追问,打人者为什么不还没拘留?他甚至是愤怒地批评了当地的不作为。他说:“我们去当地的感觉是,对方势力很大,卫生部门感受到无形的压力,其他部门都不积极。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样形象的一位政协委员。他积极关心身边时事,关注公共事件中那些受害者的命运,更关注政府执法机构是否在公正执法。他时刻对不作为的权力保持警惕,通过自己的言论来反映民声,推动公共事件向良性的方向发展。他擅长运用媒体工具发言,借着全国两会这种特殊场合,直接把这种意见对着全国媒体说。相比较那种小心翼翼的发言,显得更有力度,一下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媒体重新关注这起公共事件,形成了一种围观的力量。
温建民为何关注南京被打护士的结果?其实他只是在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参加讨论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对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本来就是政协委员的一项基本权利。如果说,建议建言是必要的,批评和监督则同样不可或缺。
甚至可以不客气地说,两会不应该是一个太过于“和气”的场合,如果代表委员不愿意直面公共事件背后那些尖锐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意味着这些民意代表放弃了推进问题解决的任何尝试,等于变相接受和默认了不合理的现状和不公正的行为。
但每次两会,都有一些委员代表拿出大堆的建议,对国事指点江山,但他们的发言总是习惯于停留在宏大叙事的层面,对具体的事件绝口不提,害怕发言得罪那些强势群体。他们对眼下正在发生的公共事件习惯于采取冷漠的态度,吝于关注与发言,仿佛事不关己,免战牌高高挂起。他们浪费了自己手中那些宝贵的权利和权力,放弃了有所作为,把自己当成了普通民众,可能是履职态度的问题,也可能是履职能力的问题。人们把这些从来不得罪人,不投反对票的民意代表称为“花瓶代表”,表达的是对自己代言人的不满意,十分不满意。你懂的!
期望更多的委员代表们,都能够热心投身于关注公共事件,扮演好民意代表的角色,代民执言,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就像温建民委员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一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才会因为进步而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