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运行了13天后,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会”)在2013年5月18日正式开幕,预计在11月18日闭幕,成为继2008年夏季奥运会之后,北京举办的一次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园林盛会。开幕的当天就接待了上万名游客。
园博会位于北京的西南部,它将原本自然环境恶劣的垃圾填埋场变成为美丽的园林大观园,形成了147公顷连片的绿地景观,对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的改善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北京市民的休闲游览提供了新的景点。
园博会的举办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位于永定河畔的“卢沟晓月”曾是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然而,随着永定河多年来的断流干涸、生态退化,这一美景已消失长达30年之久。永定河河道一度成为垃圾填埋场和京西最大的“风沙源”。
如今,经过一系列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整治,借助再生水和雨水、洪水以及人工湿地的作用,永定河在园博会开幕之前已经脱胎换骨,不但恢复了昔日的水流畅通而且水质标准达到了北京市2012年制定的地方水质标准。
园博会还提速了这片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筹建园博会,园博园周边的城市主干路和次干路陆续贯通,与原有规划相比,提前了5-10年,北京西南地区的交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据组委会介绍,北京园博会的总投资达上百亿元,由北京市和其他参展省市共同投资。北京园博会对改善生态和投资环境,带动沿岸开发建设和产业升级具有深远意义。有关方面期望藉此带来区域性的土地价值提升,从而缓解北京目前面临的固定资产投资拉动GDP作用衰减的问题。业内专家认为,园博会或将开创借土地开发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北京园博园将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低碳绿色生态试验区,同时,也将成为永定河流域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传播载体。对于参展方来说,预计超过1700万的游客人数,以及众多国内城市和国际机构的参与,都会为其创造极为可观的多种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