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溯源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博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七夕节溯源
• 2010-09-10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拜织女

七夕,一个美好浪漫的名字,现在人们常称其为“中国情人节”。其实,七夕节不只是另一个由鲜花和巧克力堆砌起来的日子,究其历史,它还有更悠远的历史和更深层的涵义呢。

七夕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也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七夕乞巧的记载。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但是七夕节活动的主角还是少女,节日民俗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一天为“乞巧节”或“女儿节”。

虽然七夕源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古代也确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但这个节日跟“情人”却似乎没有什么无关系。这天晚上,女孩们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失灵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乞求姻缘巧配。

古人留下了关于七夕的上百篇诗文作品,比如以下两首:

七夕(五代·后唐)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从很多作品可以发现七夕的习俗集中在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 拜织女,拜魁星,晒书, 吃巧果的习俗,所以七夕在当时的功能并不是"情人节"。试想,一个以穿针引线之类的女红为主题、根本没有异性参加、甚至名字还叫做"女儿节"的节日,如何能跟"情人节"扯上关系呢?

其实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还保留着过传统的七夕节的过法。民间如何过七夕,其他地区我是很不清楚,对于江浙一带的过法,我略有了解。在浙江农村地区,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并且,大人们则总是告诉孩子们,七月七日夜晚躲在葡萄架下,就可以偷听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

关于“七夕情人节”这种说法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

自从热爱传统汉文化的年轻人们掀起汉服复兴运动的浪潮以来,就把还原端午及七夕等传统节日的本来面目当作努力的方向。

今年8月16日,也就是农历庚寅年七月初七,晚八点整,在百度汉服北京吧的组织下,北京的汉服同袍一百多人,聚集于前海火神庙前,以汉族的传统习俗,再现乞巧风貌。年轻的姑娘和当代的书生们,换上了美丽端庄的汉服,玩起了捏泥人,穿针引线,拜织女,乞巧,分巧果。大家还展示了自编自演的短剧和舞,通过复原传统,度过了这个浪漫又略带有凄美气息的节日。

活动不时引得行人驻足观看,同袍们耐心地叙说七夕的本源,希望现代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七夕这个节日的本真涵义,而不是盲目地把七夕等同于西方情人节。如果一定要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寻找与西方情人节等同的节日,那么应该是元宵节,或者上巳节,而绝不是七夕。

活动持续了两个小时。在清凉的七夕之夜,流连忘返的同袍们在湖边制作河灯,并在泛舟后海时,放下许愿灯。大家都觉得这样过七夕是非常有意义的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和龙国际半程马拉松9月鸣枪
北京气象部门将对应极端天气发送预警短信
五星红旗飘扬伦敦奥运村 中国举行升旗仪式
全国已有33个城市出台楼市微调政策
中国在联叙团部分军事观察员完成任务回国
中海油与壳牌签订合同勘探南海莺歌海两区块
西共体参谋长研究派兵马里具体方案
美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审计美联储议案
法西两国呼吁欧元区尽快实施对西银行业救助
国务院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专题导航更多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15年前的7月1日,一个全球目光汇聚的时刻,一个亿万国人感动的瞬间。分离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时光荏苒,东方明珠栉风沐雨,始终光彩依然。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