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痛心与结论
旧金山世博会上有中国馆,黄炎培或去观之而不以为然,查资料不得其详。虽此前几届世博也曾引起清廷官方尤其盛宣怀等洋务高官的兴趣,但国力已衰之我国,当时能拿出怎样的国力去展示世人呢?黄借美国耆儒傅兰雅之语:“深诋此次博览会中国馆之规模为不足以代表中国,与之语,感愤之诚,溢于词色。”(日记一九一五年五月三日)。不要说气势宏大之旧金山世博,就是之前五月十一日该团考察美国西部加州圣地亚哥市正逢举办的地方博览会,“其陈列之美富,组织之完密,令人回想吾国五年前南洋劝业会,而愧汗无地矣。”(日记一九一五年五月十一日)。世博会上,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科技与经济,先进的制度与管理,黄更感受到我国家之衰败,经济与社会之落后,爱国心切的他,痛楚难言而又无地自容。
一九一五年五月至七月底,三个月时间里通过考察世博会内外,对美国的教育,黄已不陌生。同时在世博会教育馆里,黄也很是关注欧洲尤其是德国的教育。在对美、德两国教育初步掌握基础上,将其与我国的教育做了一番比较,黄炎培得结论如下。
“美国:重道德而尤注意公德。知识贵切实适用而高深次之。体育十分重视。而处境人人求快乐幸福。
中国:重道德而尤注意私德,知识重虚文而少切实。体育不甚重视。而处境崇尚耐苦。
德国:重道德而尤注意于公德,知识切实而更求精深。体育十分注重。而处境犹崇尚耐苦。
比较三国历来之教育,孰得孰失,不难体会。”(<游美随笔>文集笫1卷178页)
当然,黄也注意到美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依黄看来“美国现今教育上最大问题,为太重视工艺,而轻文学,使文化滞于进步,其故在偏重实用主义。”(日记一九一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十) 若干拿来之作
一九一五年八月底,黄结束了美国之行返抵上海。
三个月的考察,世博会内外的美利坚留给他深刻的思考,启迪了黄之后的诸多取向,不能不影响到黄后来一系列的教育思想。这些影响,首先见诸于回国后黄陆续发表的一系列考察报告,在介绍美国教育、经济、社会诸方面情况之后,笔锋所指无疑是揭批我国教育、经济、社会的种种弊端。其次,更是见诸于回国后几年中黄所采取的若干举措,我们看到访美归国后,黄所做的若干拿来主义之作:
一九一七年五月,黄炎培联合马相伯、蔡元培、张元济、宋汉章、聂云台、穆藕初、蒋梦麟、郭秉文等教育、实业界人士四十八人,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且陆续开办中华职业学校等一批职业学校,第一次在我国高举起职业教育的大旗。
一九二零年,受美国修建铁路开发西部之影响,黄炎培领衔下,联合浦东穆藕初等诸位实业家,集资修建浦东川沙至上海的上川铁路,且所购正是黄对之印象深刻的福特机车,在浦东早期开发中留下了足迹。
一九一六年三月,年前赴美时在旧金山结识的美国宿儒傅兰雅,曾于之前一九一二在上海创办盲童学校,此次在黄鼓动与协助下,在上海曹家渡建立起新校舍,傅倾其在江南造船厂翻译所得五万美元全部投入,命其子傅步兰任校长,此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残疾人学校,即为现在上海市盲童学校的前身。
(十一) 中美情深世代绵长
三个月世博会场内会场外的友邦生活,使黄对美国人民充满感情。黄归国所作<新大陆之教育>开篇前言中,不无感情地表达:
“吾作此记,谨先停笔,遥谢吾亲爱之友邦美利坚政府,以及各地教育行政机关、各教育名家、各教育机关、各社会厚爱我中华民国,推而及于余身,俾得以至重要至真切之现状,实吾记载,供我全国教育家之研究取法,凡皆吾亲爱之友邦之赐。”(日记一九一五年四月)
回顾近百年前的这段历史,放下笔来,作为儿辈之我不能不为父辈所作所为而动容。尤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正值中年之我也曾赴美,在美首都华盛顿之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在纽约之哥伦比亚大学,在北卡罗来纳州之杜克大学,度过了作为访问学者或留学生的岁月。或值一提,资助我访学于父亲曾去考察过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正是父亲会见并与之共餐,留下深刻印象的老福特所创建之福特基金会,当时该基金会掌握研究项目者为“中国通”皮特.盖特纳先生。他在纽约福特基金会总部与我交谈两小时,顷听我叙述我要研究的课题,之后当场拍板,破例为我个人单独立项,邀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所从事一年研究。在我赴美进修之先后,皮特.盖特纳动员其子小盖特纳来中国北大学习,现在此位小盖特纳已出任奥巴马政府的财政部长,在拯救美国金融危机之时,身处经济决策第一线。
(十二)虎辈梦想虎年成真
更值一书的是,据悉黄炎培的好友,同为一八七八年出生的上海青浦人士陆士谔,在整整一百年前的一九一零年发表小说<新中国>,全书以梦贯穿,预言一百年后中国将举办世博会,地点正在上海浦东。小说中,一觉醒来的主人公陆云翔与妻游历上海,惊讶地发现,租界治外法权已收回,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对中国人彬彬有礼,而电车也改在地下行驶,更使陆惊讶的是:“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妻告之,大桥是为开博览会才建造的,“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得与上海差不多了。”陆被门槛绊跤跌醒,方知是梦。整整一百年后,陆小说中的预言竟成事实。陆曾访黄,似是熟交,在访美归来后的黄日记中有记载。可以想见在黄与陆攀谈中,黄亲赴,亲观之世博,无疑是同为虎年出生之黄炎培、陆士谔两人热议之话题,为一代同人共同之梦。
今二零一零,虎年又至,同为虎年出生的黄与陆在家乡迎来了历史上第四十一次世博,恰在虎年,恰在陆先生预言之二零一零年,恰在黄与陆自家门口。天时、地利、人和。是机缘?是巧合?是同梦成真?历史去评说吧!
(二零一零年二月廿一日初七)
黄炎培简介:1878-1965,我国著名教育家、政治家、工商界领袖。廿世纪初年创建若干学校包括著名的浦东中学,参与创建东吴大学、暨南大学、河海工程学院、同济大学等,一九一七年开创我国职业教育。一九四一年创立民盟任首任主席,一九四五年创立民建任首任主委。一九四九年任政务院副总理,后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全国政协副主席。黄与毛泽东在延安的历史周期率谈话被称为“黄炎培周期率难题”或“窑洞对”而传颂。
作者黄方毅,黄炎培之子,经济学家,曾在中国社科院、北大等从事研究,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此文得
黄当时 (黄炎培之女,国务院参事)、
黄丁年 (黄炎培之女,原科技信息所高工)、
杨晓娟(中科院工程师,民革市祖统委委员)、
黄冶陶 ( 黄炎培之孙 )、
黄后乐 (黄炎培之孙 )
提供资料,提出意见,多方支持,乃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