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五年,黄炎培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曾译万国博览会或万国赛会等)。今年再过几十天,将在我国上海,在我的家乡,举办历史上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振奋之中,回想起近百年前父亲黄炎培赴美国世博之行,尤为兴奋,遂拂开历史封尘,翻查资料,将我国世博先行者之一的这历史一页,供众人一睹。
(一)办校兴学投身教育
黄炎培,一八七八年生于上海浦东川沙。辛亥后,黄深感他曾投身的革命未能根本改变社会面貌,沉疴依旧,黑暗如前,而立志于办校兴学,教育救国。一九零三年开办川沙小学起在,又陆续办了几所学校,一九零六年成功创办浦东中学,从该校陆续走出了上世纪我国的一代名人:共产党总书记张闻天、国民党蒋经国、蒋纬国、左联五烈士胡也频、殷夫、史学家范文澜、罗尔纲、核弹专家王淦昌、名星谢晋等,获“北南开,南浦东”美称。,办学中黄深感传统教育弊端,遂在考察国内七省教育后,又把目光转向海外,时逢民国政府农商部组织实业考察团赴美。一九一零年,张謇在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当时美国送来展品并派商团赴会,此次我国组团访美即为回访,考察美国并参加在旧金山举行的世博会,团长张振勋,副团长聂云台,特邀黄炎培参加。这是辛亥之后中国首次亮相于世博舞台,之前世博晚清曾派人参加,一九零四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时,清廷派出以傅伦为首的中国团赴会。
(二)旧金山
一九一五年四月九日,黄一行乘太平洋轮船公司二万七千吨的满州利亚号客轮于吴淞口外启程,途经日本长崎、神户、横滨,二十六日达夏威夷檀香山,一周后五月三日抵达旧金山。美总统代表戴维、政府各部代表、西美商会会长兹巴克、旧金山市长洛维、旧金山商会会长摩泽、尤其是巴拿马世博会总理摩尔热烈欢迎并欢宴该团,旧金山世博会中国展品总监陈琪、旧金山领事馆领事徐善庆出席。全团下榻于全市最豪华的旧金山饭店。
之前世博会已举行十三届,历届世博会上各国尤举办国均展示本国经济成就,又开启经济新局面。一八五一年首届英国伦敦世博,展现当时产业革命后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英国经济成就。而此次美国旧金山世博,无疑是向世人展现已发明飞机,批量制造汽车,逐渐雄踞世界首位的美国科技、工业和经济的实力。为此,美政府在世博前后大力袌奖对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以爱迪生为首的一批美国科学家。而为什么选择旧金山呢?表明经过独立后百余年开发,美国既有面向大西洋以纽约为代表的东部经济,而且逐渐兴起面向太平洋以旧金山为代表的西部经济。同时,一九零七年旧金山经历了大地震,“全市尽毁,人民离散,陆地不能住,皆雇船泊于海中。。。。。。”(<黄炎培日记>一九一五年四月“新大陆之教育”,以下简称日记),然此后经几年努力,旧金山又在一片瓦砾中重获新生。如今趁巴拿马运河开通,大西洋与太平洋贯通之际,旧金山无疑将引领美国西部经济,走向太平洋,走向世界,此乃美方举办旧金山世博之初衷。
(三) 首都华盛顿
在旧金山参观游览七天后,访美团赴洛杉矶市,沿太平洋沿岸南行,又转赴美国中部、北部与东部:圣地亚哥、新奥尔良、纽约、费城、华盛顿、巴尔的摩、芝加哥、底特律、波士顿等等,足迹遍布美二十六个主要城市。
六月二十六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受到总统威尔逊、国务卿布萊恩的接见。黄在日记中描述白宫:“环宫皆碧草,不深而幽,不陋而朴,及门,礼服之军官一人导入……”(日记一九一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布萊恩国务卿与夫人将黄一行邀至家中,在后花园举行欢迎会。商务部长、全美商会、陆军部、海军部均开会欢迎。在首都期间,代表团参观了美国国会山,拜竭了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墓。
代表团在美访问,最为关心的是中国留学生。当时华工仍被禁入美,而留学生赴美也多少受到刁难。此行中,黄等一再就此向美方交涉。如留学生赴美时除坐一等舱者外,坐二、三等舱的留学生须接受查验,这明显是针对中国穷困学生的歧视。黄等与美移民局接洽,又向前来接待代表团的美政府工部总长反映,最后甚至机智地请出美大总统,经过几回合周折, 终使美方放弃原做法,凡来美的中国学生,无论住在何等舱内,一律不受此查而获准上岸。能裨益于我中华学子,黄等极感欣慰,不虚此行。
黄一行从华盛顿市南行,跨过普托马河大桥进入弗吉尼亚州,来到阿灵顿公墓,这里掩埋着著名的南北战争南军统帅罗伯特李将军。李将军虽为败军之将,但仍为自己和部下以至整个南军赢得尊严,被保留军衔,战后被任命为华盛顿学院院长,获民众爱戴。后来,还把弗吉尼亚通往华盛顿的高速路即当年李率军与北军激战之地命名为李高速路( Li High Way )。
(四)大都市纽约
六月一日到达美国大都市纽约,停留七日。黄等参观了哥伦比亚大学,晚上赴哥大中国留学生举行的欢迎晚会。还拜谒了位于哈得逊河滨的李将军之对手,南北战争北军统帅,美第十八任总统葛兰特将军之墓,引起黄的一段回忆。对这位葛兰特将军,黄不陌生,将军后来周游世界,曾来华访中国天津等,清廷派李鸿章接待,葛兰特将李鸿章称为中国之卑士麦。一八九六年李鸿章访美,将军己殁,中方乃在其墓前植树立碑,以示祷念。李鸿章访美曾引起美朝野关注,侨界轰动。而此次中国实业团访美所受欢迎,据说不亚于十九年前李鸿章之访美,该团“……尤为美国上下所一致欢迎,其竭诚尽敬,以表殷拳。据侨美老辈言,虽视曩年李文忠之来,有过无不及。”(日记一九一五年四月),李文忠即李鸿章也。
为什么对立的两军统帅会同时受到美国民众的爱戴?为什么举起白旗的降将也能获得尊敬与殊荣?原来,他们都忠于自己的职守和使命,勇于对自己的人民负起责任。李将军败运难逃后选择了对几万名部属生命负责的投降,同时还尽可能地维护自己及部属的尊严与利益,在林肯总统批准之下,投降后士兵返乡允许带走自己的马匹、口粮,甚至手枪和佩剑。从而在新大陆上,避免了仇恨--报复--再仇恨--再复仇的恶性循环,反之是提倡一种宽容、和解与对人格的尊重。对此,黄炎培感叹:“李将军生平光明磊落,与北美人士气度宽宏可云双绝。”(日记一九一五年五月卄六日)。对比“胜者为王败者寇”的中国文化,恰成鲜明对照。这种宽容、“和为贵”、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似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黄炎培,在其后半生的几十年里,尤其是卅年代开始逐渐走向政治舞台后的岁月里,在黄的历程上似乎都能看到这种取向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