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串火盘”表演的左权县麻田村武术。(胜又阿雅子摄)
现代生活与传统活动的保留
在中国,农历(旧历)依然是最贴近百姓的。但在北京等大城市,传统活动以及民俗习惯却渐渐在淡漠。正如一位老北京人说过的那样:“传统习俗等活动在城市已经形同虚设。所谓活动也就剩下品尝了。”是的,对孩子来说,元宵节的日子除了放鞭炮看花灯、看烟花,就只剩下吃元宵了。在这种情形之下,晋中,特别是左权能保留过去流传下来的传统文艺活动,实在是弥足珍贵之事。
“也许是交通不便,与外界接触太少的原故吧,当地民间艺术反倒保留下来了。”当地人这样告诉我。那么,在通公路、通火车,还有互联网发达的现在,左权的社火节在今后还能原汁原味的传承下去吗?城市化以及现代化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开始变得陌生,传统民间活动还有民间艺术已经开始在大城市消失。今后的农村也要致力于产业的发展,是否会重蹈覆辙谁都无法保证。那么,农村要发展现代化、产业化,同时民间习俗活动等能否传承下去呢?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大型活动或烟花大会虽不失为方略之一,但与此同时,传承者自身那份坚守传统的强烈意识也是必要的。当看到左权“串火盘”的演出者、观众绽放的笑脸,我被那份对自己的传统发自内心的热爱,还有那份愉悦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在想,当你靠近那熊熊燃绕的篝火,一定会强烈地感受到“那笑脸才是守护传统的原动力”。(作者系本网日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