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杨门女将服饰的小扮演者年仅6岁。(胜又阿雅子摄)
我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一直以为,热热闹闹地吃元宵、放鞭炮、看烟花——就是传统的元宵节了。虽然猜灯谜也是有的,但在北京的中心地区还是不多见的。但是,在山西省的晋中地区,有一个元宵节的传统仪式,名叫“社火节”。这里除了我们知道的灯笼和盛大的烟火之外,还有各种民间才艺、表演等,据说这是最盛大的闹元宵活动了。
源自晋商的“中国社火之乡”——晋中社火节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的中部,距北京大约500公里,驱车大约五六个小时的路程。这里不仅因为是晋商(山西商人)的大本营而有名,还因为作为世界遗产而名声大噪的平遥古城就在晋中市内。
社火节是春节期间,特别是元宵节前后举行的民间娱乐活动。社火节的“社”指土地神,“火”则指火神,社火节源自人们对土地和火神的崇拜。晋中的社火有着2500年悠久的历史,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多达200余项。200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晋中市全国唯一的“中国社火之乡”称号。自2008年开始,这里每年都会举办“中国晋中社火节”。
“中国晋中社火节”的看点是元宵节当天的游行。在游行队伍中,你可以看到铜锣、敲鼓的演奏,舞龙和狮子舞,踩高跷,“铁棍”和“背棍”(由小孩踩在棍子上、放在大人肩上的表演),“划旱船”(拿着船桨扶着船帮的一种民间舞蹈)等等,还有来自该地区各地的丰富多彩的节目。
据介绍,社火节的活动内容和种类以明、清两代最为丰富多彩,其中一个最直接的原因便是晋商的崛起。因此,当地把社火也称为“晋商社火”。金融和商业的繁荣促进了文化和娱乐的发展。特别是晋商出于商业活动和精神需求投入了巨额资金,既而也使得社火普及到民间。说起来,这与现代的银行和支票一样,盛大的社火节也是晋商留下的一笔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