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神雕”展现中国玉器文化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文娱- 文化纵横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苏玉神雕”展现中国玉器文化
• 2011-12-19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对于喜欢玉雕的人来讲,有机会近距离观赏把玩一块美玉,就如同一位怜花惜玉的男子有机缘与一位绝色美女搭讪……玉雕行当中,素有北京工,苏州工,扬州工,上海工之分,在玉雕收藏如此闹忙的当下,在北京能同时看到几位北京玉雕大师的作品已经十分难得。苏作,由古至今,一直代表着中国玉石雕刻工艺的最高水平,在京城家门口能同时看到十几位苏州玉雕大师的作品该是何等的福分?20111210日在爱慕美术馆开展的“苏州玉雕大师作品晋京展”上,将有杨曦、蒋喜等14位工艺美术玉雕大师们巧夺天工的作品让京城的玉雕爱好者叹为观止。

 

苏作缘起

中国的玉器文化源远流长。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草鞋山、吴江市梅堰文化遗址的中上层,发掘出经过琢磨的玉璜和玉伏,标志着苏州玉雕源远流长。北宋时,朝廷在苏州设立造作局,其中役使的工匠就有许多玉工。明清时,苏州的玉雕达到高峰,尤其是明中叶以后,苏州号称“江南首都”,不但生活奢华,而且引领时尚潮流,玉器等高档消费品市场极度振兴,与扬州同为全国最重要的两个琢玉地。

苏州从清中期开始,就是中国最著名的玉的加工中心。据说,当时杨州的工太过细致,大多是缕空雕,乾隆很是不喜欢,由于宝贵的玉都这样白白地切掉了,乾隆以为,这伤了玉的神。由于乾隆喜欢苏州的雕工,从那时起,苏州取代扬州,成为玉雕最重要的加工中心。 《天工开物》中“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就是其真实的写照。在苏州琢玉历史上能工巧匠辈出。尤以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陆子冈为最,被人们誉为“鬼斧神工”。

至清乾隆,苏州琢玉作坊已达八百三十多户,在阊门内的专诸巷、天库前、周王庙弄,宝林寺前,向南诸如王枢密巷、石塔头、回龙阁,梵门桥弄,学士街直到剪金桥巷,到处可闻一片“沙沙”的琢玉声。而阊门吊桥两侧的玉市更是担摊鳞次,铺肆栉比。乾隆帝曾赞曰:“相质制器施琢剖,专诸巷益出妙手”。当时琢玉行会就设在周王庙,每年阴历九月十三至十六,全城大小近千家玉器作坊都要拿自己最精心的杰作作为祭祀的供品去陈列。届时,同业相互观摩,各路客商云集,市民争相观摩,热闹异常。

清纳兰常安《爱宜室宦游记》载,“苏州专诸巷,琢玉、雕金,镂木、刻竹、与夫髹漆、装潢、像生、针绣,咸类聚而列肆焉。其曰鬼工者,以显微镜烛之,方施刀错。其曰水盘者,以沙水涤滤,泯其痕迹。凡金银、琉璃,绮、铭、绣之属,无不极其精巧。概之曰‘苏作’。广东匠役,亦以巧驰名,是有‘广东匠,苏州样’之谚”。明清时期,苏州的玉石雕刻达到了同时代所有人艳羡的高度,堪称同行业的翘楚。自此,“苏玉”逐渐形成了“空灵、飘逸、细腻、精巧”的艺术特色。空灵,即疏密得当、虚实相称;飘逸,即清新雅致、线条流畅;细腻,即八面玲珑、琢磨工细;精巧,即构思奇妙、意蕴无穷。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和龙国际半程马拉松9月鸣枪
北京气象部门将对应极端天气发送预警短信
五星红旗飘扬伦敦奥运村 中国举行升旗仪式
全国已有33个城市出台楼市微调政策
中国在联叙团部分军事观察员完成任务回国
中海油与壳牌签订合同勘探南海莺歌海两区块
西共体参谋长研究派兵马里具体方案
美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审计美联储议案
法西两国呼吁欧元区尽快实施对西银行业救助
国务院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专题导航更多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15年前的7月1日,一个全球目光汇聚的时刻,一个亿万国人感动的瞬间。分离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时光荏苒,东方明珠栉风沐雨,始终光彩依然。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