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海峡两岸的一幅传世名画将要团圆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文娱- 文化纵横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隔海峡两岸的一幅传世名画将要团圆
本刊记者 唐元恺 • 2011-06-10 • 来源:北京周报 2011年第22期 6月22日出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终将圆梦

很长时间以来,许多中国人,包括民间、官方人士,都有一个梦想:跨越把《富春山居图》分隔开来的一湾浅浅的海峡,让名画合壁团圆。

1993年中秋(华人团圆的节日)之夜,上海电视台与台湾“华视”联合举办晚会,电视屏幕上,这幅传世名作在分离后首次通过技术手段被“拼接”起来。

也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开始牵头力推两岸《富春山居图》合璧,可一路波折,终未成功。“那时候的两岸文化交流远没有今天这样热络和频繁。”时任浙江省台湾事务管理办公室主任的他回忆说,当年浙江方面曾通过各种渠道和台湾沟通,希望两岸《富春山居图》能合璧展出,但没有得到反馈。于是另谋它法——1999年7月,邀请30多位海峡两岸著名书画家在当年黄公望的原创地富春江畔联手临摹《富春山居图》长卷,一时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盛事与佳话。

而直到2005年,“合璧”一事才出现转机:浙江博物馆通过香港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牵线,终于得到台湾方面的反馈——浙江博物馆的部分先赴台展览,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长卷回内地则“先不谈”。

作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文物,《富春山居图》是70件“限展文物”之一,从来不能出馆。为此,陈浩馆长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负责人有过多次书信往来,探讨两岸《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一事。而后来,台湾方面又提出“司法免扣押”的“硬件条件”。

所谓“司法免扣押”是指台湾方面希望内地能通过法律,免扣押在大陆展览的文物,言下之意就是担心他们的文物到大陆展出时被扣留。“我觉得台湾方面的担忧是多虑。”陈馆长回应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家文物局、文化部均有文物进出境的管理条例,保证海外进来的物品(包括文物),在6个月之内必须如数运出海关,一件都不能留下,否则还要予以处罚,“所以不存在内地扣押台湾文物的可能性。”

终于,今年1月16日,双方在《富春山居图》的诞生地富阳市签署《备忘录》,正式敲定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于6月1日至9月25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

“《富春山居图》能够那么快的时间合二为一,应该说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香港凤凰卫视著名时事评论员朱文晖教授在节目里说道。

两幅分离了360年的《富春山居图》将在一个展柜里展出,而非拼接成一幅画,“因为它们都已各自装裱为独立的画轴。”陈浩馆长说。此次特展策划人、台北故宫书画部负责人何传鑫则进一步透露,就要团圆的《富春山居图》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210陈列室内长达16米多的大通柜里共同展示。“两张作品基本上还是会间隔着一段距离,而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合璧,我们将画放置在一个略微倾斜的展台上,观众可以同时看到展柜中的两幅作品和背景墙上复原的完整版。”

展出时,要求则很“苛刻”,温度控制在20至24℃之间,湿度要在58至63度之间。“即使是旅途中,也也要保证恒温恒湿。”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军说。据了解,浙江博物馆安放《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的展柜是从德国进口的,24小时恒温恒湿,连展厅的灯光都选用了光线柔和的冷光源LED灯。

在赴台北之前,有关方面举行了展品点交仪式。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向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明珠、何传鑫清点移交了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及其余11件内地参展文物。接下来,在一个保密的日期和一个保密的行程,12件文物将由专人保管和押运,以安全护送到台北(并投保1.5亿元人民币保险)。

此前的“点校”现场戒备森严,只有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代表和CCTV直播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受邀记者们只能在新闻通气会上的视频中观看几分钟的《剩山图》点校过程。

“点校”是指每次文物出库时,相关责任人要和保管文物的库房进行清点交接仪式。“画上的折痕、霉点、污迹都要一一记录下来。当文物回库时,再进行点校,确认是否受损等。”冯明珠副院长介绍说。而12件文物的点校,持续了近24小时。《剩山图》被摆在一张巨大的桌子上,分段展开清点。戴着白手套的工作人员每清点一段,便卷拢,然后再打开下一段。清点时,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则手持专业照相机,仔细观察、拍下文物的每个细部,并一一记录在案;还有工作人员手持《剩山图》影印本,在对应点详细标注每个细节……归还时,也需要经过同样的严格程序。这是为了明确展出和运输过程中是否有变化,区分责任。在现场,冯副院长则羡慕起清点《剩山图》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贴得那么近得看,而我只能到时候隔着玻璃板看。”

此次台北特展共分6个单元,包括《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其它书画作品”、“《富春山居图》临仿本”、“黄公望书画渊源及交游”、“黄公望对明清时期绘画的影响”、“传称的黄公望作品”(非真迹的黄公望作品)。而乾隆数十次题跋的旷世名迹《子明卷》也将与观众见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还特别赶制了一个3D多媒体的《山水合璧富春山居图新媒体艺术展》,包括摹写《富春山居图》的“山水幻境”、细说作品分与合的“画史传奇”等5个作品。

目前台北故宫博物院日均观众上万,考虑到《富春山居图》特展的轰动效果,届时会用“分时段限流”等方式控制观展人数,并保证现场秩序,让观众可以静心观展。

“最有福的要数两岸观众。”冯明珠副院长说,2008年两岸直航、“大三通”(实现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简称)之后,台北故宫的大陆游客猛增,到去年已经占到台北故宫总参观人数的66%。

《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展出,无疑将继续接上历史的记忆和海峡两岸悲欢离合60多年的文化裂口。而在专家看来,面向未来,在其它领域,“可以更多地采用这种思维和这种方式,去做成更多新的合作……”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和龙国际半程马拉松9月鸣枪
北京气象部门将对应极端天气发送预警短信
五星红旗飘扬伦敦奥运村 中国举行升旗仪式
全国已有33个城市出台楼市微调政策
中国在联叙团部分军事观察员完成任务回国
中海油与壳牌签订合同勘探南海莺歌海两区块
西共体参谋长研究派兵马里具体方案
美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审计美联储议案
法西两国呼吁欧元区尽快实施对西银行业救助
国务院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专题导航更多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15年前的7月1日,一个全球目光汇聚的时刻,一个亿万国人感动的瞬间。分离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时光荏苒,东方明珠栉风沐雨,始终光彩依然。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