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粹京剧“邂逅”草根皮影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文娱- 文化纵横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当国粹京剧“邂逅”草根皮影
本刊记者 金多优 • 2010-08-16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由韩非子剧社筹拍的《灯官油流鬼》是一出实验京剧,混搭了皮影元素,大受好评。

当国粹京剧“邂逅”草根皮影,成就了一出新版《铡判官》---《灯官油流鬼》。同为中国传统艺术精华的京剧和皮影,当下的境遇却大相径庭。前者依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而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后者境遇则要尴尬得多。

从去年的首演到今年的梅开二度,从去年只能容纳150人的小剧场转战到今年能容纳350人的中型剧场,《灯官油流鬼》的成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有人将这出戏的成功归功于京剧与皮影的完美结合,更有人认为,它或许可以为皮影艺术的发展找到一条出路。

 

“外行人排戏给外行人看”

旦梅是法国姑娘萨拉•奥本内姆的中文名字。“花旦的旦,梅兰芳的梅。”她笑着向《北京周报》记者介绍自己。去年8月,由旦梅担任导演的《灯官油流鬼》作为“中法文化之春”活动的一部分,首次在北京亮相。

《灯官油流鬼》取材于中国传统经典剧目《铡判官》,讲述了铁面无私的包拯亲身下阴曹为元宵节受害的柳金婵申冤的故事。不同于传统剧目,旦梅将剧中的小人物灯官油流鬼提炼成主角。“他虽然是一个小鬼,但他的性格更加人性化。他代表了老百姓,他会有难题,会犹豫,也有恐惧。在每个人都在做傀儡的时候,他决定了自己要做什么。”

将皮影与京剧结合是这出戏最大的亮点。剧场里,舞台被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台通过京剧演员的表演展现阴间的情节,后台通过影窗上的皮影表演表现阳间的故事。

对于《铡判官》,旦梅有着特殊的情节。早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主修戏剧和汉学研究时,旦梅的研究生论文就与它有关。“在所有的包公戏里,包公是天、地、人三界通吃的,即便阴间有了冤案,也是阴间的人到阳间来告状,但在《铡判官》这个戏里,包公却第一次亲下阴间来断案,我对这点非常感兴趣。”

兴趣促使旦梅投身中国传统戏剧的研究,在观看过众多版本的《铡判官》后,她有了自己操刀重排这出戏的想法。

2005年,旦梅经人介绍来到韩非子剧社学皮影戏。在这里,她结实了韩非子剧社社长韩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谈到重排《铡判官》这一设想时,两个年轻人一拍即合。“我希望用旦梅这个外国人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创作理念来诠释这个戏。圈里人给圈里人做戏,永远跳不出这个圈子,但我希望能做出一部能面对市场的戏。”韩迟说。

在旦梅看来,不论是京剧还是皮影,她都是个外行。“我希望用外行人的视角排出一部能让外行人看得懂的戏。”

 

一家民营剧社的大胆尝试

韩非子剧社1992年成立于哈尔滨,创始人为韩迟的父亲、剧作家韩非子。1998年,剧社迁入北京,除了皮影,它也从事布袋木偶和套杆木偶的表演。不久后,韩迟接父亲的班成为剧社社长。

初到北京,剧社的发展并不顺利。为了联系演出,韩迟满北京城地跑,碰了不少钉子。她发现要想将皮影传承下去,除了继承,还要发展。“现在很多人认为,皮影就是一个小小的舞台,几个老艺人依依呀呀的表演。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样的演出已经不适应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人们也很难静下心来看这样的皮影戏。”韩迟说。

在这种情况下,韩迟从2004年开始尝试京剧和皮影的“联姻”。“当时我们编排了一出《龙宫借宝》,采用了皮影的表演,借用了京剧的音乐和唱腔,那是最初级最朦胧的尝试。”

2005年,结识了旦梅之后,她们用4年的时间打造了这出《灯官油流鬼》。

除了京剧和皮影的混搭,韩迟也尝试编排一些新题材的节目。2008年,韩迟将皮影戏《福娃进北京》作为礼物献给了北京奥运会。

《福娃进北京》取材于东北民间故事《圣火珠》,讲述一黑一白两条龙争夺圣火珠,火娃哪吒为了和平劝架的故事。旨在用传统的艺术形式向大家宣扬奥运公平竞争的精神。“我把皮影的形象保留了下来,把对白台词向动画片方向发展,这样更能吸引孩子。”

据韩迟介绍,今年下半年她将重新排演《宋定伯卖鬼》,仍然采用艺术混搭的方式,不过这次是木偶戏和京剧的结合。

“现在我国的民营皮影剧团经营都很艰难,如何让皮影不仅仅只是一项遗产,更是一门活着的艺术,是我长期以来思考的问题。”韩迟说。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和龙国际半程马拉松9月鸣枪
北京气象部门将对应极端天气发送预警短信
五星红旗飘扬伦敦奥运村 中国举行升旗仪式
全国已有33个城市出台楼市微调政策
中国在联叙团部分军事观察员完成任务回国
中海油与壳牌签订合同勘探南海莺歌海两区块
西共体参谋长研究派兵马里具体方案
美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审计美联储议案
法西两国呼吁欧元区尽快实施对西银行业救助
国务院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专题导航更多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15年前的7月1日,一个全球目光汇聚的时刻,一个亿万国人感动的瞬间。分离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时光荏苒,东方明珠栉风沐雨,始终光彩依然。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