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前的“中德文化交流”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文娱- 东方西方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前的“中德文化交流”
• 2009-10-14 • 本刊记者 曾文卉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本刊记者 曾文卉 法兰克福报道)当地时间10月13日中午,主题为“中德文化交流”的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首场新闻发布会于书展正式开幕前吸引了大量中外记者到场。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歌德学院院长米歇尔·康·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李永平、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黄燎宇、中国版本图书馆馆长艾立民出席了发布会。

 

孔子学院与歌德学院的渊源

作为汉办主任,许琳谦虚地称,在全世界推广和开办孔子学院要多向歌德学院“取经”。她说:“自2004年起,在学习歌德学院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在海外成立非盈利性的公益机构——孔子学院,主要是通过同国外院校机构合作,教授和传播中国文化。”

目前,德国境内共有11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课堂,分别位于柏林、汉堡、莱比锡等地。据许琳介绍,这些学院运转良好,在德64名教师中有24名是当地教师,中方每年向德国孔子学院提供20万美元左右的资金支持。不过,许琳不无遗憾地表示,各地的孔子学院在教学中尚缺乏完善的教材,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向海外推广汉语的历史较短,缺乏相关经验,此外,汉语同西方语言体系截然不同,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编制教材的难度。因此,许琳再次谦虚地表示,希望能够分享歌德学院在编撰德语教材方面的经验。

阿克曼先生表示,中国几年内在全世界开办了数量众多的孔子学院,这也反映了现今两国社会不同的发展速度。在过去几年歌德学院也从孔子学院那学到不少东西,比如同中方一起合作开办歌德语言学习中心教授德语,希望这些机构能像在德国的孔子学院那样成绩斐然。

 

德国文学在中国和中国文学在德国

中国版本图书馆馆长艾立民介绍,19世纪初,中国的古典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厢记》开始被翻译成英文或德文,从而使德国读者开始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翻译德国哲学、文学等各个领域的古典和现代作品超过一万部,翻译最多得是《格林童话》,在中国被翻译和出版过580多次。

提到德国文学,似乎中国读者所能想起来的多是歌德、席勒、海涅等古典文学家,大家对于德国现代文学的印象似乎也仅限于君特.格拉斯。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黄燎宇对此解释,中国国内从事德国文学研究和翻译的学者数量远远少于研究英美文学、法国文学和俄罗斯文学的学者,因此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尽管如此,中国学者仍尽力把德国经典作家如歌德、海涅、凯勒、冯塔纳的作品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不过对于德国当代文学的翻译远远不足。

黄燎宇认为,德国学者更愿意翻译当代中国作家如莫言、余华的作品,想通过这些当代文学来研究中国当代社会。中国学者则带着学院派的精神,注重纯文学性,从而更多地翻译和研究德国古典文学。不过,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李永平说,相比起翻译成德语的中国文学作品,德国文学在中国已经被翻译和介绍得相当多了,“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方面,德国学者还得加把劲!”李永平说。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和龙国际半程马拉松9月鸣枪
北京气象部门将对应极端天气发送预警短信
五星红旗飘扬伦敦奥运村 中国举行升旗仪式
全国已有33个城市出台楼市微调政策
中国在联叙团部分军事观察员完成任务回国
中海油与壳牌签订合同勘探南海莺歌海两区块
西共体参谋长研究派兵马里具体方案
美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审计美联储议案
法西两国呼吁欧元区尽快实施对西银行业救助
国务院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专题导航更多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15年前的7月1日,一个全球目光汇聚的时刻,一个亿万国人感动的瞬间。分离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时光荏苒,东方明珠栉风沐雨,始终光彩依然。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