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今日要闻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党报谈国考热:企业收入再高也难解决北京户口
• 2014-10-17 • 来源:中国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近日,2015年国考报名启动。国考热会不会降温?这是在公务员隐性福利不断压缩、中纪委发力“拍蝇打虎”之后,大家关心的问题。

此次招录人员超过2.22万,比2014年招考人数增加2710人,创历年新高。据报道,某教育培训机构举办的报考指导会上,会场里座无虚席,连会场后面都挤满了准备报考的考生。看来,反腐并没有让国考热冷却。

以往,一提国考热,大家总是在说这种现象不太正常,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公务员隐性福利、公款吃喝、手里有权好办事等方面的问题。但如今中央八项规定得到严格的执行,公款消费一经发现就会严惩;福利腐败成为关注焦点,一些单位甚至矫枉过正,中秋节连简装月饼都不发了;苍蝇老虎纷纷落马,公务人员的权力被一点点关进制度的笼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什么人们还是对国考的报考指导热情不减?这其中的原因恐怕不止一个。

比如说,收入再高的企业也难以解决北京户口,但是考上公务员可以在大城市落户,这样的“显性福利”对很多人的吸引力不小;比如说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职场如战场,不少公司的职员“鸭梨很大”,但是政府机关的工作相对而言稳定平和,可以用“熬资历”来代替“拼业绩”;再比如很多企业招聘的时候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但是公务员考试给没有经验的年轻人送上了一个“大礼包”——今年八成职位不卡工作年限,还有半数职位仅限招应届生。有了各种综合因素的作用,国考热不会因为反腐而显著降温,也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实,国考为完善国家管理而招募人才,报名的人多一些,可选的栋梁多一些,这是一件好事,不一定非得和“官本位”的观念挂钩。不过,反腐从国考开始、从刚刚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开始,倒是必须的。

在再造教育体制下,很多学生“只会考试”,这或许正是应届生愿意通过国考而就业的原因,但“会考试”不应该成为公务员的录取标准,还要多想一些科学的、量化的办法来考查人品。人品是个相对抽象的考量角度,与之类似的还包括行政裁量能力、性格稳定性、价值观是否成熟、心理和心态是不是健康等,专业的心理学测评以及报考者在同学中间的口碑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还应该改变“铁饭碗”的管理,引入淘汰、退出、破格提拔的机制,让政府机关多一些活力,从而真正吸引一些具有公民意识、创新精神,真正想为这个国家进步做些事情的人进入公务员队伍。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李克强在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第一次全会的发言
李克强出席亚欧首脑会议 促亚欧合作焕发新颜
李克强出席亚欧首脑会议并发言
北京至莫斯科将建高铁 全程最多两天
四中全会前瞻:外媒聚焦反腐制度化
中办:高校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美官员说又一护士感染埃博拉病毒
传内地驾照换领香港驾照可全球自驾 警方辟谣
国平:为人民放歌文艺才有旺盛生命力
鲁炜:不能让网络空间成为犯罪的温床
微画册更多
轨迹
本期我们选择的照片,汇聚成一条轨迹,这些记录标志性历史事件和足以点亮历史之现实细节的影像跨越了几十年,勾勒出了中国瞬息万变的生动轮廓和中国老百姓始终未变的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内质。
专题导航更多

李克强访问欧洲三国

10月9日至17日,李克强总理赴德国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对德国、俄罗斯、意大利进行正式访问。期间,李克强还参加中俄总理定期会晤,访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出席亚欧首脑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的纪念日。65年来,中国由积贫积弱不断走向繁荣富强,中国的社会经济、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国际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

习近平访问亚洲四国
亚欧新闻媒体论坛
对口援藏二十年
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