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美国洛杉矶发生由汽车尾气导致的严重雾霾污染;20世纪中期煤炭燃烧导致英国伦敦长时间被烟尘笼罩,致数千人死亡;2013年6月印度尼西亚农民“烧芭”引发森林大火致使雾霾污染扩散,邻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广受影响;2014年3月工业排放、家庭活动及汽车尾气排放导致法国巴黎遭遇高浓度微粒污染……根据雾霾成因的不同,各国的治霾方式各有特色。巴黎通过实行机动车尾号限行、公共交通系统免费、环城公路限速、鼓励电动车和自行车出行等紧急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突发的雾霾天气。洛杉矶通过立法、使用天然气发电、减少燃料硫含量、发电厂装备空气微粒过滤器、汽车减排、采用更高的燃油效率标准、使用汽车催化转换器、使用清洁发动机,设立空气质量检测点等措施,经过近半个世纪与雾霾的对抗,最终还给城市一片蓝天。雾霾天气的成因往往不是单一的,工业排放,生活采暖,汽车尾气排放,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都是引发雾霾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雾霾污染也不仅仅是欧美发达国家需要面对的问题,亚洲、南美洲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对抗雾霾已经成为一场不分国界的“持久战”。 新华社(安希雅编辑)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