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今日要闻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广东强力治“裸官” 数百人岗位调整基本完成
• 2014-05-29 • 来源:中国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41岁的干部蔡某某,妻子孩子均移居香港,前一段时间选择向组织辞职。发生在东莞市的一幕,是广东强力治理“裸官”的一个缩影。

目前,广东基本完成对“裸官”任职岗位集中调整工作,其中调整市厅级干部9名。广东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后,对‘裸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根据今年1月中央颁布的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裸官”,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广东要求,“裸官”不但不能提拔,已在重要岗位上的也要调整。

在蔡某某辞职之前,广东各地开展了一项旨在摸清全省国家工作人员中“裸官”情况的全面调查。

江门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仅在江门市,对将近6000名需要摸底的科级以上干部作了调查。而东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细化摸查时,该市共发放了3万多份调查表进行调查。

根据广东省委组织部制定的工作方案,对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干部,要限时从重要岗位调整下来,其中省管干部在4月底前基本完成,其他干部在5月底前基本完成。

对经过甄别、确认属于应当调整岗位的干部,要么把家人迁回来,要么接受组织调整,两样只能选择一样,不能兼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强调,要高度重视,高度警醒,迅速行动,坚决整改,按照中央有关规定,全面核查和处理好领导干部“裸官”问题。

毗邻港澳的东莞,被视为“裸官”问题相对突出的地方。在这次广东全省的专项治理中,该市共对127名干部任职岗位进行了调整,其中处级干部19人、科级干部及其他国家工作人员108人,市直单位“一把手”5人,镇党委书记、镇长6人。

江门是珠三角地区典型的侨乡,家属移居海外的干部也相对较多。在这次专项治理中,128人已被调整岗位,其中处级干部13人,科级干部及其他国家工作人员115人。

任职岗位调整的一个动作,是组织上与这些干部进行一对一的谈话。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细活。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司琪说,在谈话过程中,有的是干部本人思想不通,有的是家属思想不通,有的干部带着家属来一起谈,在选择时很纠结。“与他们谈一次不解决问题,就谈两次、三次,甚至谈五六次。正是因为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涉及这么多人的调整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东莞一位镇党委书记反复做妻子工作,但妻子还是不愿意回来,只能由组织调整岗位。在交接会上他唱了一首《渴望》,“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表达自己复杂的心情,在场干部也深受触动。

记者调查发现,广东“裸官”地区分布差异较大。与珠三角相比较,粤东西北地区“裸官”很少,比如揭阳、茂名各有2人,潮州、河源各有1人。

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杨建伟在接受采访时说,“裸官”不一定是贪官或作风有问题,但公众对公职人员的政治伦理要求很高。你把家人移居到外面去了,怎么让人相信你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呢?官员的身份就决定了他们应该对国家有更多的献身精神。

通过专项治理,广东编实、编密、编牢制度的笼子,建立起对“裸官”的刚性约束。

是“裸”必报,进一步规范个人报告事项审核、统计汇总和分析制度;隐瞒必核,《广东省从严治党五年行动计划》明确规定,“对个人应报告的重要事项不报告或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一律先停职再作调查处理”;凡提必限,各地认真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关于“裸官”不能列为考察对象的要求。

广东省委组织部表示,对“裸官”从严管理、限制提拔、调整岗位,不是最终目的,最终是要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态。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出谋划策
赖世平:用传统和创新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马总理访华热点话题多
13省份实行品德突出考生高考可加分
“2014外国摄影师拍北京”活动在京启动
中组部:被曝兼任独董退休干部已提辞呈
新疆伊犁宣判55人 涉分裂国家罪等
中国批安倍“声援”越南:唯恐天下不乱
习近平:军转干是财富 要倍加关心倍加爱护
中方敦促越严惩不法分子 赔偿受损企业人员
微画册更多
2014亚信会议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中心。当前亚洲形势总体稳定,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是地区主流。但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亚洲地区安全形势中的复杂因素也在上升,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挑战与威胁交织。
专题导航更多

2014亚信会议

此次峰会,我们将深入探讨当前亚洲安全问题、现状和解决之道,进一步规划亚信未来发展。希望大家在“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主题下,共商发展大计。

李克强访问非洲四国

中非同命运、共患难的奋斗历史,是我们永远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非关系未来发展的不竭源泉。中方将始终秉持这一理念,把中非之间休戚与共、共同发展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向前进。

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
习近平出席核安全峰会 并访问欧洲四国
马来西亚飞北京航班失联
云南昆明“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