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今日要闻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张巨龄:语言要花一生时间去琢磨
• 2014-03-17 • 来源:光明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不久前央视举办的汉字书写大赛,元宵猜灯谜比赛,地方台的各种赛诗大会等,经过媒体的包装,无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似乎给了我们一种“汉语热”的假象。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大学悄然把大学语文课从必修降为选修,一些家长在孩子汉语还没有说流利的情况下,就让孩子沉陷在各种英语培训和考试中,一位满腹学问的教授却写不出深入浅出的文章。

当前,语言学习被忽视,已经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我们想知道的是当前的语言教育现状怎样?造成现状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是什么?语文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此,光明网记者采访了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张巨龄。以下为文字实录:

 

语言的人文性决定着它能诉诸人的精神层面

一般来说,语言有两个性质,一是工具性,另一个是人文性。从历史上来讲,偏重于强调工具性,这样往往造成只把语文课当成一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然而,人们很少谈到语言的人文性,或者说强调不够,忽略了它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精神层面的影响。

从工具性的角度来讲,不管是哪个学科的学生,都离不开书写。文章中每句话怎样写才得体?字与词怎样去镶嵌才合适?这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纯熟掌握的,甚至需要人们花一生时间去琢磨。即使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平常写东西,也都要不断修改,过去认为写得比较满意的文章,现在如果要集结出版了,还是要修改。所以,随着我们阅历的扩展,经验的丰富,要不断推进、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

比如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这本书我看了三天”,表明这本书我看完了,说“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表明没看完。为什么多了一个“了”,反而是没看完?他用很通俗的话,给我们讲出了一个道理,语文是人一生所要学习的东西。尤其是现在,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越来越多,怎么向他们讲解一个“了”的改动后,两句话之间的区别,或者面对少数民族或其他学科的人,我们怎么用比较丰富的语文知识去解释给他们听,都需要不断学习。

吕先生的话也告诉我们,我们在语文方面很多事情都还没有搞清楚。对于一个人来讲,不是说经过小学、中学,语文的学习就结束了。我个人认为,语文是一个浩瀚的大海,能够用语言文字架构成一篇好文章,是一门技艺和学问。每个字、每个词都是一砖一瓦,如果能搭成一座好房子,那就是语言的工程师。要做到这点,不是十几年的学习就足够的。

从人文性的角度来讲,语言是诉诸于人精神层面的东西。在语言阅读的过程中,会因为作者文章当中的各种形象、情节、技艺、纠葛、手法,感动,甚至震撼人的心灵。比如说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作者笔下的韩麦尔先生虽然只是在教学生法语,但是我们从文章中读到的却是都德写这篇文章时所传达的爱国主义情感,是通过对母语的教学表现出来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大学里是没有《大学语文》这门课的,后来在教育改革中做了填补。在文革前,各个大学在本科教育的前两年,甚至都还是有写作必修课的。为什么直到今天很多大学还是坚持这样的教学安排?大概是因为人们还是觉得其他学科的学生如果不学习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往往在学生的精神层面就有缺憾。从人文性的层面来看,语文这门课,决定着学生将来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重理轻文的社会氛围让人缺乏人文气息的涵养

人们常说,现在不少大学生少阅读、少思考,很少能够静心研读经典。有人认为,这些都是大学语文教育缺失的表现之一。我认为,语文教育缺失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包括现在有的高校把《大学语文》从必修课降为选修课在内,人们对语言的学习逐渐忽视,很大程度上,都是与我们的社会大氛围有关的。

从历史上来讲,其实我们的国家是“重文轻理”的,比如从老子、孔子、孟子,所谓儒、墨、道、法。鸦片战争之后,封建国家的门户被西方国家打开,民族受到了欺凌,才逐渐感觉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五四运动时期,提出要打倒旧文化,宣扬新文化,民主和科学的重要性才真正显现出来。

实际上,在尚科学、尚技术的过程中,重文的这一优势我们并不应该舍弃,既要有发达的人文科学,又要有先进的自然科学。但是历史的发展却恰恰相反,我们本该是一个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国家,文理的发展应该是并驾齐驱的,但却被新事物掩盖住了旧事物,结果现在就变成“重理轻文”,也就造成了这方面的社会的扭曲现象。

到了“文”的本身又有问题,重文学、轻语言;在语言里还有新问题,重语言研究、轻语言教学。语言的这样一个错位的发展轨迹,不仅让学生,也让高校和教育改革者受到这个趋势的影响,没有认识到我们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所谓五千年文化里不仅有科学技术方面的四大发明,更多的是深厚的人文底蕴,这才是历史积淀的落点。

所以说,现在谈学生缺乏人文气息,重点不应只放在学生学不学习语文上,而是必须要同时摒弃那种重理轻文的社会毒气,这不完全是只有一个学校应该考虑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应该警醒的。社会必须要营造一个“文理兼重”的氛围,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既有人文素质,又有自然科学的研究能力,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才会好转,自然科学的水平也才会提高,才敢骄傲地说: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除了重理轻文的历史原因,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还与社会浮躁的氛围有关。我们经常听到,论文可以抄袭,考试甚至可以代笔,文章可以拿钱发表等等,这些就造成了一个相当恶劣的社会氛围。

与浮躁的社会氛围相对,学文却是需要有坚强意志的,这与学习理科的状态完全不同。通常文科的学习见效很慢,有些理科的学习却是立竿见影的,再高明的老师一天也无法教出马上能写出好文章的学生,文字的技艺要练到纯熟,不是一天的功夫,这就考验着学习者的攻坚意识。

从学习的艰难性角度来讲,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们如果要想成为一个运用语言的行家里手,或者理工科学生要想让自己的论文准确无误地传达出所设想的内容,都不是一天两天的努力就能做到的。对于学文来说,一个人只有清楚认识到事情本身的艰难性,还要认识到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取得成果,这样才能努力刻苦,最终做到运筹帷幄,笔下生花。

所以,从现实来讲,一些高校把大学语文作为一种选修课来处理我觉得是不适当的,让他们认为英语是必修,汉语是选修,无形之中自觉不自觉地就让学生对祖国的语言和外语形成了一种落差,无疑就降低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地位,影响学生对语言和祖国的情感,长期来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一种负面影响。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31个省份成立深改组 党委“一把手”任组长
南京又一六朝墓被毁:仅存墓壁已无考古价值
明星代言食品药品 将承担连带责任
马航失踪:国际刑警组织与美中情局意见相左
七国集团不承认克里米亚公投结果
以色列遭来自加沙地带30余枚火箭弹袭击
马航失联客机慰问金发放流程公布
美:关注中国治理污染
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改革落实到位
习近平: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
微画册更多
生态中国
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各地按照中央政府的战略部署,依据各地现状,采取了多项举措,并提出了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工作要求。随着3月的临近,“生态”这个关键词也将成为2014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所热议的话题。
专题导航更多

2013年时事盘点

2013年,随着经济增长回落到中速和新一轮改革的开启,中国在经济上保持持续平稳发展,中国的市场和社会更加开放,政治、民主法治将取得很大进步,民生获得更好改善。

斗士不朽

纳尔逊·曼德拉于12月5日逝世,享年95岁。这位南非前总统曾指引他的国家,渡过了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的那段惊心动魄的过渡时期。

嫦娥三号探月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
习近平出访拉美三国并赴美会晤奥巴马
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