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国际传播推动公共外交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今日要闻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文化国际传播推动公共外交
本刊记者 丁盈 • 2012-08-22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各国对公共外交越来越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通过文化的传播和公共外交的开展能够改善和提高国家形象,从而使国家形象服务于国家利益。中国的学者和专家们也对公共外交充分关注,并通过论坛等形式不断进行探讨。

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于2012年8月17-19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举行。本届年会中,来自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外交部、中联部、文化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外文局的领导,大学与研究机构代表,外国机构代表,NGO组织代表,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围绕“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就“跨国对话——以图书与电视为媒、打造中国跨国传媒集团”、“中美战略互信与人文外交”、“文化外交——跨文明的智慧”、“宗教文化的国际传播”等议题畅所欲言,充分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发表了《察哈尔公共外交张家口共识》。

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出席了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目为“公共外交是全民的事业”的重要讲话。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在开幕式上致开幕词“文化中国:公共外交的实力和手段”,他讲到,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独特路径。公共外交就是致力于在多边文化的互动中寻求理解,进而取得文化战略层面的价值共识。

韩方明认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才是我国公共外交核心的手段和实力的来源,世界主要国家的外交正在逐步多元化,在保持文化“和而不同”的基础上,通过文化沟通和对话化解误会、取得共识,是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是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和继承发展,只有那些能够使中国更显自信、更具有亲和力的文化才可能走得出去,影响世界,”他强调说。他还指出,今天我们必须从文化的角度深入思考文化和平发展的全新环境和应对战略,将中华文化与公共外交紧密结合,用人们听得懂、有共鸣的方式传达中华文化,尊重人类共同倡导的价值观,强化科技、经济、传媒实力,使之成为文化公共外交的硬件保障。

与会专家和学者们还就如何开展公共外交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教授强调说,公共外交重在平等和坦诚地交流。他说,互动指的是双向作用。在很多人看来,公共外交是单向的,也就是把自己的看法以最有效的方式传播给对方;其实,理想的公共外交应该是双向的。“要想将我们的观点传播给对方,就需要了解对方,只有了解了对方,我们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方式将我们的观点传递给对方。这是因为,通过了解对方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我们才更有资本向国际社会展现自己的魅力,”贾教授指出。

察哈尔学会成立于2009年10月,是一家专注于外交与国际关系的非官方、无党派的独立思想库,总部设在河北省尚义县察哈尔牧场,在北京和广州设有办公室。在本届年会上,察哈尔学会决定,今后将每年举办一次高级别的跨文明对话活动“察哈尔对话”,并将“察哈尔对话”永久会址设在河北省张家口市。

 

附录:察哈尔公共外交张家口共识

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全面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是新时期中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外交是全球化时代的传播中华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平台。

二、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必须提高媒体的国际话语权,畅通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渠道,积极开展跨文化的交流和跨国对话,特别是总结和提炼已有实践经验,打造中国跨国传媒集团,大力拓展中国媒体的市场和话语权空间。

三、推动中华文化国际转播,必须牢牢把握战略互信和人文交流两个关键环节。既要通过积极对话,沟通和交流,逐步提升中国与主要大国特别是美国的战略互信,增进彼此了解,又要大力推动全方位的人文交流,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切实让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入目、入耳、入脑、入心。

四、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必须牢牢把握文化交流的主渠道作用,既要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又要广泛吸取世界其他文明成果的精髓,本着聚同化异、和而不同的理念,寻求与世界其他文化的相通共鸣,妥善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凝练中西合璧的跨文明的智慧,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必须充分挖掘和发挥宗教国际交流的潜力,努力挖掘超越不同国别、阶层、种族、性别、文化的信仰力量,展现中国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六、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必须树立大文化理念,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推进。既要学习借鉴他国经验,又要大胆探索中国特色之路,努力形成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齐头并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相辉映、精英群体和大众群体和谐共鸣的国际传播大格局。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农村基尼系数逼近警戒线 家庭贫富差距拉大
楼市调控获肯定引关注 专家称调控加码可能性小
北京文物局公布鉴定结果:王刚所砸均赝品
中国高级军方代表团突访美国 时间微妙引关注
花旗成首个单发信用卡外资行 被疑赔本赚吆喝
日本拟就竹岛问题针对韩国采取一系列对抗措施
叙利亚称巴沙尔离职或成政治解决方案部分内容
资金面紧张 央行巨量逆回购“放水”
戴秉国国务委员接受《俄罗斯报》书面采访
资产外币化现象揭示中国货币创造或生新变局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专题导航更多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15年前的7月1日,一个全球目光汇聚的时刻,一个亿万国人感动的瞬间。分离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时光荏苒,东方明珠栉风沐雨,始终光彩依然。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