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新高速52公里处大修路段,一天的施工刚刚结束,进京大货车排队缓慢通过。新华社记者 李舒 摄
据新华社电持续拥堵多日的京藏高速公路4日出现可喜的一幕:除了内蒙古与河北交界地段大约有8公里的车辆滞留外,其他路段“大拥堵”现象已经明显缓解。
专家建议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建立京、冀、内蒙古、晋四省区市应对高速公路进京拥堵联动机制。
限流卡口引发连锁反应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为减轻来自内蒙古方向的交通压力,河北、北京分别在京藏高速220公里处、97公里处等地段设置了对进京大货车的限流卡口,一旦辖区内发生交通拥堵,就限制车辆入境。从而引发了连锁反应:因北京境内车辆行驶缓慢而推延至河北境内的交通拥堵,因河北境内的车辆行驶缓慢而推延至内蒙古境内的交通拥堵。
今年下半年以来,内蒙古方面也在与河北交界的路段设置卡口,限制前来运煤的车辆入境,于是京藏高速的拥堵现象“此起彼伏”。
以罚代治加剧拥堵状况
一些货车司机告诉记者,京藏高速内蒙古、河北、北京各地都设置了治超点。司机李海全说,凡是进入京藏高速收费站,大货车都要进行称重,除此之外一路上还有很多治超点,每到一个站点,都要停车、称重、罚款,造成车辆拥堵。运煤车辆超载,治超点就罚款,给票的罚200至300元,不给票的罚50至100元,交了罚款,超载车辆就可以继续行驶。
此外,高速公路分省收费,每到一个收费站,排队交费也引起拥堵。“就不能在入口处领卡,在出口处交钱,高速公路费和超载罚款一并交清,省得中途堵路?”李海全说。
记者调查发现,堵在京藏高速路上的几乎全是货运大卡车。大榆树路口值班交警郝志雷说:“95%以上都是运煤车,小轿车与长途客运车均已绕行。”
限流卡口放开缓解拥堵
4日17时,记者从北京、河北、内蒙古三地交管部门指挥中心了解到,由于三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入京方向的限流卡口3日9时起全部放开,持续9天的京藏高速第二轮拥堵基本化解,除了内蒙古与河北交界地段因车行缓慢滞留了约8公里车队外,其余各段通行正常。
4日,来自公安部的最新消息称:公安部已协调北京、河北、内蒙古三省区市成立了京藏高速公路疏堵保畅指挥部,以加强省际联动,为今后道路畅通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