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华盛顿9月2日电(记者易爱军 冉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2日在华盛顿重启已中断20个月的直接谈判。
主持这次谈判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说,多年冲突和希望不断受挫导致不少人对巴以和谈持怀疑态度,美方对此表示理解。她表示,和谈要取得成功“需要耐心、坚持和领导能力”。
内塔尼亚胡当天在美国国务院举行的谈判重启仪式上再次要求巴方承认以色列为“犹太民族国家”,并考虑以色列“真实的安全需求”。他说:“只有通过双方痛苦的让步,永久和平才能实现。”他再次将阿巴斯称为“和平伙伴”。
阿巴斯则说,谈判面临不少障碍,但目标明确,通向持久和平的路径为双方所熟知。他要求以色列停止所有定居点建设,完全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
重启仪式后,巴以领导人退场,开始举行闭门谈判。
巴以直接谈判因为以色列国防军2008年12月对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而中断。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把重启巴以和谈作为外交重点。经过斡旋,希拉里今年8月20日宣布巴以双方同意在华盛顿重启直接和谈,美方寻求在一年之内完成所有最终地位谈判,从而达成一项和平协议。最终地位问题包括耶路撒冷地位、巴以边界划分、巴难民回归、犹太人定居点和水资源分配等。
舆论普遍认为,巴以双方在一些主要问题上分歧严重,本次谈判难度可想而知。巴方希望建立一个包括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主权国家,为此要求以色列从1967年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上撤离,并拆除所有犹太人定居点。以色列则希望未来的巴勒斯坦国实现非军事化,由以方控制其领空和陆上边界。以方同时排除完全回归到1967年战争前边界状态的可能。
背景资料:巴以最终地位谈判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 (记者王龙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2日在华盛顿重启旨在解决巴以之间所有最终地位问题的直接谈判。
巴以最终地位问题的谈判主要涉及耶路撒冷地位、巴以边界划分、巴难民回归、犹太人定居点和水资源分配等棘手问题。
1993年9月,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允许巴勒斯坦人先行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最终地位的谈判在1999年5月4日前解决。随后,巴从以方手中接管了加沙地带和杰里科的管辖权,建立了自治领导机构。1996年5月内塔尼亚胡出任以总理后,一改“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提出“以安全换和平”,巴以最终地位谈判搁浅。此后,尽管巴以先后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但终因以政府的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
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为落实《怀伊协议》,巴以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双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达成框架协议,9月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
1999年9月13日,巴以双方在加沙与以色列交界处的埃雷兹检查站举行仪式,宣布正式启动以巴最终地位谈判。同年11月8日,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代表团在巴勒斯坦拉姆安拉举行首次会议。此后,巴以双方就最终地位谈判举行过多轮会谈。由于双方分歧严重,谈判时断时续。
为从根本上解决巴以间存在的所有棘手问题,促成巴以双方签署永久性和平协议,2000年7月11日,在美国的斡旋下,美以巴三方首脑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戴维营举行会谈,但会谈最终因为双方分歧太大而没能取得积极进展。
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流血冲突。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中断。此后,虽然国际社会一直在进行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双方分歧严重,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始终没能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