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低迷中出现曙光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本刊特稿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外贸:低迷中出现曙光
本刊记者 兰辛珍 • 2012-11-07 • 来源:北京周报 2012年第46期 11月15日出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黑暗中的曙光

虽然外贸形势严峻,但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在中国对外经贸2012秋季形势分析会上表示,中国外贸还是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外贸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王受文表示,今年上半年,欧、美、日、香港这四大传统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6.5%,低于80%的峰值,市场多元化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国内出口区域布局得以进一步优化,沿海地区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为88.5%,低于之前96%的水平。商品贸易方式也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一度占据中国贸易份额的一半以上,目前则为42%。

五年前中国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增长结构”的发展战略,就是想把过去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向以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为主转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说,今年中国继续实施这一发展战略,使得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

姚坚说,今年中国外贸最大的特点是,一般贸易增长快于加工贸易,这说明,中国依靠赚加工费为主的出口形式正在发生转变。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5.9%,其中出口增长8.3%,进口增长3.6%,分别高于加工贸易5.3和2.6个百分点。

第二个特点是对欧美日等传统出口市场下降的同时,对新兴市场出口出现较快增长,对东盟、俄罗斯出口分别增长16.6%和14.5%。第三个特点是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明显提高,各类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已达20%左右。

姚坚还说,今后中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因为近年来中国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造业的成本竞争力。

2008年至2011年,中国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4.5%,制造业农民工月收入年均增长15%。随着周边国家工业化发展加快,部分对成本较为敏感的产业和产品订单出现向周边国家转移迹象。2012年前7个月,中国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欧、日市场份额比上年分别下降2.1、1.4和2.7个百分点,流失份额主要被周边低成本国家挤占。

“在外需下滑的同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出口企业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综合优势。”姚坚说。

 

附:

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主要国家出口情况

对美国出口  2581.6亿美元,增长 9.6%

对欧盟出口  2504.6亿美元,下降 5.6%

对日本出口  1125.1亿美元,增长 4.5%

对东盟出口  1447.0亿美元,增长16.6%

对俄罗斯出口 325.8亿美元,增长14.5%

对南非出口   107.2亿美元,增长10.8%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美国大选日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普遍下跌
10月CPI或继续低于2% 年内物价走高的概率较小
环保部:PM2.5监测数据不得掐头去尾弄虚作假
工商总局公布十五条广告严重违法
日本核原料储备超美国 右翼叫嚣183天造出核武
副省级城市地方融资平台或被叫停
温家宝结束访问返回北京
丰田否认在华持续减产 称生产正常根据市场调整
党政部门回应公众应减少空话废话 互动才有互信
中国船员在湄公河遇害案今一审宣判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专题导航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从未间断的五千年文明进程中,所创造的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依托和文化基因,而且是全人类文化瑰宝的重要部分。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