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曙光
虽然外贸形势严峻,但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在中国对外经贸2012秋季形势分析会上表示,中国外贸还是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外贸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王受文表示,今年上半年,欧、美、日、香港这四大传统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6.5%,低于80%的峰值,市场多元化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国内出口区域布局得以进一步优化,沿海地区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为88.5%,低于之前96%的水平。商品贸易方式也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一度占据中国贸易份额的一半以上,目前则为42%。
五年前中国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增长结构”的发展战略,就是想把过去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向以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为主转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说,今年中国继续实施这一发展战略,使得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
姚坚说,今年中国外贸最大的特点是,一般贸易增长快于加工贸易,这说明,中国依靠赚加工费为主的出口形式正在发生转变。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5.9%,其中出口增长8.3%,进口增长3.6%,分别高于加工贸易5.3和2.6个百分点。
第二个特点是对欧美日等传统出口市场下降的同时,对新兴市场出口出现较快增长,对东盟、俄罗斯出口分别增长16.6%和14.5%。第三个特点是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明显提高,各类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已达20%左右。
姚坚还说,今后中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因为近年来中国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造业的成本竞争力。
2008年至2011年,中国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4.5%,制造业农民工月收入年均增长15%。随着周边国家工业化发展加快,部分对成本较为敏感的产业和产品订单出现向周边国家转移迹象。2012年前7个月,中国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欧、日市场份额比上年分别下降2.1、1.4和2.7个百分点,流失份额主要被周边低成本国家挤占。
“在外需下滑的同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出口企业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综合优势。”姚坚说。
附:
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主要国家出口情况
对美国出口 2581.6亿美元,增长 9.6%
对欧盟出口 2504.6亿美元,下降 5.6%
对日本出口 1125.1亿美元,增长 4.5%
对东盟出口 1447.0亿美元,增长16.6%
对俄罗斯出口 325.8亿美元,增长14.5%
对南非出口 107.2亿美元,增长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