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衡山为中华五岳名山之一,以廻雁为首,岳麓为足,七十二峰逶迤盘亘八百里,主峰祝融海拔1290米,雄峙南天。自隋唐以来,南岳即享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的美称。
南岳古木参天,景区有自然植物1200多种,9处原始森林,其珍贵树种150多种,有东晋时代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皂荚、富有神话色彩的摇钱树、连理枝;祝融峰、水帘洞、方广寺、藏经殿分别以高、奇、深、秀誉为南岳四绝。
据《星经》记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度二十八宿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之寿命,故,南岳又称“寿岳”。自宋徽宗在南岳金简峰留下“寿岳”石刻之后,寿岳之名更著名于世。寿比南山指得就是南岳衡山。此外,南岳更有着适合人们养生健身,益寿延年的自然条件和居住环境。山上森林覆盖率达80%,空气中负氧粒子含量每立方米达26000个,享有天然氧吧之称。
南岳始封于唐虞,是古代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大禹曾在此杀马祭告天地,得“金简玉书”,立“治水丰碑”,现留下白马峰、金简峰和禹王城等古址。
衡山的宗教文化历史悠久、自两晋南北朝起,佛道两教传入南岳,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南岳佛寺素有“五叶流芳”之誉,代表人物南禅七祖怀让祖师,曾住在南岳般若寺(今福严寺)开宗授徒弘法,创建禅宗禅林制度。于是,以南岳为中心,禅宗南宗之传承弟子遍布天下,并传至日本、朝鲜、韩国。禅宗文化也就成为南岳佛教文化的主体。南台寺、福严寺分别有着“天下法源”、“天下法院”之美誉。其中福严寺被成为“六朝古刹,七祖道场”它们均反映了南岳佛教文化在禅宗南宗中的祖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