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保险资金投资松绑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经济- 经济瞭望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为保险资金投资松绑
本刊记者 兰辛珍 • 2012-07-18 • 来源:北京周报 2012年第28期 7月12日出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中国正在为6万多亿的保险资金放宽投资渠道。目前由保监会制定的13项保险资金投资新政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活动已经基本结束,预计不久将陆续出台。

这13项新政内容涉及到了备受市场关注的“允许保险机构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允许保险机构参与境内及境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拓宽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品种和范围”、“拓宽境内股权和不动产投资范围”等,几乎囊括了保险业所有能想到的投资工具。

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表示,这13项新政一方面拓宽投资领域,实现境内至海外投资的覆盖,另一方面大幅放宽保险资金的投资对象,从债券、银行理财产品、金融衍生品到私募股权投资等都有涉及,意味着中国保险资本投资将走向完全市场化的更灵活的运作模式。

中国保监会5月份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保险行业银行存款2.07万亿元,用于各类投资的保险资金3.82万亿元,全行业资产总额6.37万亿元。保险资金在2011年投资平均收益仅为3.6%。

东方证券的研究报告表示,“投资新政”下,保险公司可以委托券商、基金公司管理保险资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竞争压力下有望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投资能力。目前中国保险企业的保险资金皆由内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 ,在缺乏竞争的机制下,投资收益率亦没有竞争力。

 

监管思路发生转变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此前曾多次表示,保监会将深化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市场化改革进程,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放松管制,拓宽范围,简化审核程序,保险公司在符合监管法规的前提下,自主决策,自行投资,自担风险。这13项新政被看作是保监会对这一表态的落实。

中国知名的产业研究专业机构中研普华研究认为,保险资金投资的13项新政,表明项俊波入主中国保监会后,中国保险监管的思路发生了转变。

中研普华的研究报告表示,过去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所打造的资产管理平台集中了80%以上的保险资产。整个行业逐渐形成了“保险公司自主投资+资产管理公司+受托投资管理”相结合,以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构架。过去几年里保监会陆续开放了保险资金对股票、基金、无担保债、未上市股权、不动产、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了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对保险资产的稳健增长,和行业的长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从当前的大环境看,经济放缓,保险行业增速减慢已经成为了业内的共识。今年前4个月,保费增速为3.75%,增速明显放缓。投资收益率为1.21%,而去年同期为3.6%;行业利润为24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9%。因此,如何保证有限的增量资金实现最好的收益,成为一大难题。

目前中国保险行业已经形成10家保险集团、156家保险公司、100多家中小公司、13家资产管理公司共存的行业竞争格局,而且来自银行、信托、证券公司以及基金行业的冲击,增加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竞争激烈程度,保险资产管理的投资能力不够,实际上已经成为保险行业发展的一大掣肘。

未来该如何提升保险资产投资管理的能力?中研普华的研究报告认为,在这一问题上保监会选择了更开放的方式。

保监会在6月11日至12日的培训班上向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高管表示,保监会将坚持保险资金投资的市场化,实施积极政策,打破体制障碍,增加投资工具,化解运作风险,提高收益水平,让保险资金直接对接优质资源,选择最优的资产管理平台,改善和创新保险资金的盈利模式。

中研普华的研究报告说,这就要求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实行差异化的产品竞争策略,依靠服务和投资能力取胜,充分运用各种工具,争取优质投资服务,风险可控,争取效益。保监会未来将放松配置出口,支持产品创新,扩大资产管理的融资来源,推动行业全面对接虚拟市场产品和实体经济资源、政府资源,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较好的资产,降低运作成本,并拓宽资产管理公司的受托管理范围。

报告认为,对于保监会而言,保险行业的底线是“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放松管制、加强监管,防止大起大落,促进持续发展,最终目标则是要使保险公司成为市场上最受关注、最大的买家,提升保险资产的配置和投资管理能力。

 

境外投资或发力

据悉,目前讨论较为成熟的是保险资金对于债券市场的投资和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向包括发达国家市场以及新兴国家市场的拓宽。因此在这13项保险资金投资新政中,酝酿已近三年之久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细则》(《细则》)或将早于其他项获得实施。

《细则》是对2007年制定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进一步细化,除了对可投资市场进行了明确规定,也对可投资品种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品种囊括了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债券、可转债、股票、股权型产品、美国存托凭证等等15个品种,境外可投资国家或者地区多达45个,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希腊等发达市场以及巴西、印度尼西亚、土耳其、菲律宾等新兴市场。

《细则》还首次提出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不动产,但限于收购境外项目公司股权方式,投资其位于中国境内的商业不动产和办公不动产。

过去中国保险企业在境外投资方面表现的相当谨慎。在中国市场上规模排名前三的保险企业之一的中国平安,就一直在强调,平安保险资金的负债性质为人民币,投资海外股市,除了要面临市场波动风险外,还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因此,中国平安近年来一直坚持既定的海外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在人民币尚处于升值周期环境下,重点投资于与中国大陆关联度高,具有自然对冲人民币升值的港股为主。

中国平安的新闻工作人员表示,随着保监会对保险企业自主决策、自行投资的放宽,中国平安今后会将发达国家市场以及新兴国家市场作为投资的目的地。

按照保监会规定,保险企业境外投资的资金比例是其总资金的15%。也就是说,目前中国保险行业有9000多亿元保险资金可以境外投资。

 

监督一定要到位

以往不少保险公司往往将投资收益下降归咎于保监会政策限制多。今后随着所有投资渠道的打开,保险企业投资能力如何,将直接受到市场的检验。就在人们为开放叫好的同时,业内人士亦有许多表示担忧。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潘成说,新政虽然扩展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和范围,但同时对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以及保险公司的配置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要求。

“新政允许利用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进行对冲,但如果有的人拿它来做套利和投机,那就引入了极大的风险。监管不好的话,很难控制和识别。”潘成说。

此外对保险公司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投资工具很容易,但其面临的风险也将比以往要多,要复杂,对风险管控要求会更高。

潘成说,政策推出是一个导向,在保险公司实施层面,不应政策一放开就立刻去做,还需要一个提高的过程,包括投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配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非洲企业大全》(2012)首发式举行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三公经费”
中国首台高铁“救护车”诞生
中国保监会放宽保险资金投资债券范围
中国公布首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专家解读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
莫桑比克和欧盟委员会签署援助协议
哈马斯称埃及斡旋巴勒斯坦问题展开新纪元
安理会未通过有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
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隆重开幕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专题导航更多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15年前的7月1日,一个全球目光汇聚的时刻,一个亿万国人感动的瞬间。分离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时光荏苒,东方明珠栉风沐雨,始终光彩依然。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